一官仍己学,吾道未邻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代(bǎi dài)的意思:百代意为许多代,形容时间的长久。
步趋(bù qū)的意思:行走的姿势和步伐。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观察(guān chá)的意思:仔细地看,留心地看
考亭(kǎo tíng)的意思:指对人的品德、能力进行评判和考察。
旗鼓(qí gǔ)的意思:形容战争或竞争激烈,双方势均力敌。
入望(rù wàng)的意思:指人物或景物进入视线,也可指事物展现出来。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相扶(xiāng fú)的意思:相互扶持,互相支持。
雪峰(xuě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覆盖着白雪。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中秋前一日有七闽督学之命》。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即将担任七闽督学职务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首联“雪峰初入望,旗鼓旧相扶”,以雪峰的初现比喻新任务的开始,旗鼓象征着权威与力量,暗示诗人面对重任时的庄重与准备。同时,“旧相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依赖,表明其在学术与职业道路上的稳健步伐。
颔联“观察当年相,考亭百代儒”,通过“当年相”与“考亭百代儒”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自己在学术上的追求。这里,“考亭”指的是宋代大儒朱熹的讲学之地,暗含诗人希望自己能成为像朱熹那样的学者,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颈联“一官仍己学,吾道未邻孤”,展现了诗人坚守自我学术道路的决心。即使身居官职,也不会放弃个人的学术追求,强调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
尾联“叹息高山在,谁能隔步趋”,以高山为喻,表达了对学术高峰的向往和对追求知识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似乎在说,尽管心中有志向,但现实的阻碍却难以逾越。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学术探索的无限热情和对现实挑战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其在面对人生转折点时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