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垂钓者与山中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山中人著书劳苦的感慨。
首句“垂钓临中流”,画面感十足,仿佛能听到潺潺流水声,看到垂钓者静坐于水流之中,享受着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不仅是一幅垂钓图,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次句“携琴过前浦”,则将画面从水面上方拉至一侧,一位弹琴者轻盈地走过小洲,琴声悠扬,似乎能穿透空气,带给人内心的平静与愉悦。这一场景与上一句形成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是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垂钓,另一个是心灵与音乐对话的弹琴。
后两句“应笑山中人,长年著书苦。”将视角转向山中人,他们终年埋头于书籍之中,或许是为了追求学问、知识或是某种理想。然而,在诗人看来,这种生活过于艰辛且缺乏乐趣。通过“应笑”二字,诗人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山中人生活方式的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和感悟。垂钓与弹琴代表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生活,而山中人著书则象征着一种可能过于拘束和劳累的生活状态。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前者生活的羡慕和对后者生活的同情,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和幸福观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江晚眺图为曹宪副廷彰题
金门画史小李徒,何年写此秋江图。
斜阳杳杳下林杪,隔岸几点青山孤。
时当深秋八九月,红叶似锦烟中铺。
清霜萧萧悴高柳,浅水猎猎涵疏蒲。
茅亭一个傍山麓,人迹不到堆寒芜。
就中岂无高尚者,皓首甘作林泉枯。
江头二客久不去,气岸颇似黄与苏。
抱琴何处觅知己,矫首眺望仍踟蹰。
矶边舴艋差可渡,似欲放浪为欢娱。
水清沙白秋正肃,佳趣彷佛君山湖。
断霞留影带残雨,连雁欲下相惊呼。
前村有酒可剩酤,亦有巨口淞江鲈。
江山若此岂易得,览胜不来空负吾。
望中疑是尚书宅,青红楼阁相萦纡。
书声隐隐起林壑,剑气烨烨腾天衢。
年登百顷刈云子,岁晚千头收木奴。
地灵岂徒富物产,人才项背无时无。
凤池乌府相照耀,山川钟秀信不诬。
君家世业有如此,辋川赤壁焉能逾。
何时许我载轻舸,与君汗漫直上寻蓬壶。
《秋江晚眺图为曹宪副廷彰题》【明·童轩】金门画史小李徒,何年写此秋江图。斜阳杳杳下林杪,隔岸几点青山孤。时当深秋八九月,红叶似锦烟中铺。清霜萧萧悴高柳,浅水猎猎涵疏蒲。茅亭一个傍山麓,人迹不到堆寒芜。就中岂无高尚者,皓首甘作林泉枯。江头二客久不去,气岸颇似黄与苏。抱琴何处觅知己,矫首眺望仍踟蹰。矶边舴艋差可渡,似欲放浪为欢娱。水清沙白秋正肃,佳趣彷佛君山湖。断霞留影带残雨,连雁欲下相惊呼。前村有酒可剩酤,亦有巨口淞江鲈。江山若此岂易得,览胜不来空负吾。望中疑是尚书宅,青红楼阁相萦纡。书声隐隐起林壑,剑气烨烨腾天衢。年登百顷刈云子,岁晚千头收木奴。地灵岂徒富物产,人才项背无时无。凤池乌府相照耀,山川钟秀信不诬。君家世业有如此,辋川赤壁焉能逾。何时许我载轻舸,与君汗漫直上寻蓬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267c69b152729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