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采桑(cǎi sāng)的意思:指照顾别人的儿女或养育别人的子女。
地势(dì shì)的意思:指地面的形势或地形。
玎珰(dīng d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多管(duō guǎ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管理多个职务或事务。
分水(fēn shuǐ)的意思:指分道扬镳,分离道别的意思。
分红(fēn hóng)的意思:指按照各自的权益和投资比例,将公司利润分配给股东的行为。
枫桥(fēng qiáo)的意思:指友谊深厚、情意浓重的桥梁。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深厚。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横分(héng fēn)的意思:指按照某种标准或规则进行分割或划分。
红裙(hóng qún)的意思:形容女子穿着华丽美丽的红裙,非常漂亮。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取次(qǔ cì)的意思:取次指的是频繁地接连做事,形容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随分(suí fēn)的意思:形容程度很高,非常之多
塔铃(tǎ l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悦耳。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新气(xīn qì)的意思:指新鲜的空气,也比喻新的生机和活力。
- 翻译
- 枫桥边的酒香比官家的还要醇厚,女子们随意打扮,红裙映衬着酒馆的热闹。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刚刚圆满的新景象,即使僧人们清闲,这里的景色依旧如旧般迷人。
一座桥梁横跨水面,两岸的人家竞相忙碌着采桑养蚕。
只有塔上的铃铛声此起彼伏,仿佛在嘲笑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们,叮当作响。
- 注释
- 枫桥:指代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能有一座著名的枫桥。
酒味:指酒的香气。
官坊:古代官营的酒坊。
红裙:红色的裙子,代指女子。
取次:随意,随便。
乍圆:突然变得圆满,形容月亮。
新气象:新的景象,可能指月圆带来的清新氛围。
僧闲:僧人悠闲。
旧风光:原有的、熟悉的风景。
地势:地形地貌。
横分水:桥梁横跨河流。
竞采桑:争先恐后地采摘桑叶。
塔铃:寺庙中的铃铛。
太多管:形容铃铛声音频繁。
笑人:仿佛在嘲笑。
玎珰:形容铃铛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乡土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枫桥酒味、红裙女子取妆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享受。
“月照乍圆新气象”一句,以月亮作为时间和氛围的转换点,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明朗的夜晚意境。接下来的“僧闲不减旧风光”,则是对一种超然物外、不随世事起伏的生活状态的描绘,这里所指的可能是寺庙中的和尚,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一桥地势横分水,两岸人家竞采桑”这两句,则描述了一个典型的乡村景象,一座小桥将河流切割为两部分,而两岸的人家正忙于采摘桑叶。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美景,也反映出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最后,“惟有塔铃太多管,笑人来往自玎珰”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感慨。这里的“塔铃”,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风铃,而“太多管”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批评或反思,即在这样的宁静自然中,为什么还需要那么多规矩和束缚。末句“笑人来往自玎珰”,则是诗人对于那些被世俗纷争牵绊的人们的淡然一笑,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乡土生活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内心平静与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七赠锦江歌者何琮
有孤竹君,音节拂云,谥曰洞箫。
纵柳郎填就,周郎顾罢,欠伊品藻,律也难调。
惭愧何郎。呜呜袅袅,翻入腭唇齿舌喉。
谁知道,是郭郎亲授,共贯同条。后来一辈枵枵。
甚声响都如鹦鹉娇。
叹秦青已往,嘉荣何在,念奴骨朽,李八魂消。
试向尊前,听君一曲。前辈风流未觉凋。
冯郎老,但点头咽唾,拼解金貂。
次韵政老夜坐有怀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
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
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
当年困流俗,钻纸如痴蝇。
一朝脱尘网,决若飞鸟惊。
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
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
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
忽然辨疆域,独得分专城。
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
馀事不着意,自然造纯精。
怜君生卑微,也缚利与名。
持身抱馀恨,写物多遁情。
以此游世间,心虑何由平。
再拜谢师言,得闲频寄声。
又题琳师房刘行简给事墨竹
黄门给事二千粟,日割三牲亦应足。
刘翁食俎厌膻腥,千亩渭川期满腹。
吴人束简如束刍,百钱可了三日厨。
刘翁平生几两屐,可能千亩无赢馀。
独嫌纳腹未可尽,更为挥毫写清峻。
庭空月落千丈长,老柏乔松未高劲。
锦绷稚子置腹中,铁面老人凌远风。
此君族类俱得所,多事索此霜髯翁。
腹饥眼饱徒倥偬,只说饕馋疑作俑。
何以先生日照盘,更看婵娟势飞动。
琳师从此唯善看,时时更为通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