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倪正父尚书守南徐·其一》
《送倪正父尚书守南徐·其一》全文
宋 / 楼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君如春柳我如松,晚岁逢意愈通。

日日公馀搜理窟时时史暇乐谈丛

友朋罕有心相照,兄弟应姓不同

此别未知何日见,掺袪无语西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逢意(féng yì)的意思:逢意指遇到心仪的人或事物,满足自己的意愿。

罕有(hǎn yǒu)的意思:非常少见或稀有的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理窟(lǐ kū)的意思:理窟指的是理解深奥的学问或理论。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日见(rì jiàn)的意思:每天都见到,经常见到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谈丛(tán cóng)的意思:指人们谈论某个问题或话题时,大家的意见纷纭,互不一致。

晚岁(wǎn suì)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岁数。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心相(xīn xiāng)的意思:互相理解、互相了解对方的心意。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应姓(yīng xìng)的意思:指应该改姓的人,表示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友朋(yǒu péng)的意思:

朋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一:“周亲咸奔凑,友朋自远来。” 明 袁宏道 《忆弟》诗之二:“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从入 北京 到五四运动之前,共三年,是我最枯寂的生涯,友朋的交际可以说绝对的断绝。”

重逢(chóng féng)的意思:再次相遇或再次见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楼钥赠送给朋友倪正父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君如春柳我如松”起句,将朋友比喻为春天的柳树柔美多姿,而自己则比作坚韧挺拔的松树,形象地描绘出两人性格和气质的不同。晚岁的重逢让两人的友情更加深厚,他们在公务之余共同探讨学问,闲暇时畅谈甚欢。

诗中提到“友朋罕有心相照”,表达了对知己难觅的感慨,暗示了与倪正父之间的心意相通。接着,诗人提到兄弟之情,虽然姓氏不同,但亲情般的友情更为珍贵。最后,诗人面对离别,心中充满不舍,只能默默无语,任凭西风吹过,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

作者介绍
楼钥

楼钥
朝代: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
猜你喜欢

苦旱五首·其二

低田又高田,尽作十字裂。

可怜公堂上,鞭挞日流血。

(0)

和贲湖徐次庵适围秋兴诗四首·其一

贲湖秋一片,尽入隐人家。

霜后惟栽菊,篱边早著花。

狂歌来凤鸟,野处各龙蛇。

理乱都无问,萧条寄物华。

(0)

经始皇庙和南老

徐福洲前路,当时此避秦。

脩蛇己中断,白马尚东巡。

古殿一以閟,岩花更不春。

三山有灵药,应起鲍车身。

(0)

湖上竹枝词十一首·其一

西子湖上春不留,苏小墓前蝴蝶愁。

谁家女儿未解恨,偏插山花红满头。

(0)

和钱若庵抚松杂咏六首·其四

深松密竹老农家,何必遗书问赵奢。

试选龙材培母笋,先占蚓出候王瓜。

牧牛坡暖风横笛,乳鸭池平月在沙。

此际笙簧堪一听,谁将两部向君誇。

(0)

和钱若庵抚松杂咏六首·其一

移得虬龙护隐居,幽姿颇与岁寒宜。

长康把赠惟痴绝,韦偃前身岂画师。

风雪故人双命驾,冰霜遥夜一相思。

高天大有风云势,空老泥蟠石上枝。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