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宝珠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宝珠阁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庄严。首句“对槛青山露”以“对槛”二字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观察视角,仿佛站在阁楼的栏杆前,直接面对着远处的青山,晨露在阳光下闪烁,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群仙捧宝珠”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宝珠阁比作众仙手捧的宝珠,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宝珠阁的珍贵与神圣,也暗示了其背后蕴含的超凡脱俗之气。
“求遗如起定”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宝珠阁的意境。这里的“求遗”可以理解为寻求遗失或遗忘的事物,而“起定”则可能指的是从混乱中恢复平静,或是从沉思中醒来。这一句似乎在表达,宝珠阁不仅是物质上的珍宝所在,更是心灵上的归宿,能够让人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最后一句“象罔是文殊”,巧妙地将宝珠阁与文殊菩萨联系起来。文殊菩萨在佛教中象征智慧与辩才无碍,而“象罔”则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常被用来象征智慧的载体。这句话暗示宝珠阁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智慧与灵性的场所,是智慧的象征和传递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宝珠阁作为一处精神与物质双重价值的集合体的独特魅力,既体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与哲学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傍家东北有山曰绍地余幸得之规以为素庄也
绍地吾所欣,他时以藏我。
冈原见逾美,松柏栽已夥。
双流交在右,一几平连左。
忆昔初经营,登高忘蹩跛。
年衰已渐怯,步暂石频坐。
居然契券叶,偶尔龟策可。
心手之勤劳,躯骸庶安妥。
况复近芳茨,时能荐蔬果。
虽无刘伶钟,略慕王孙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