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村庄在驼山落霞峰下所游眺有修竹园清吹台竹间亭醉石梅园云母岩紫芝别野临云馆桃花堤蓼花池药洲秋杪休暇漫与何吾周李孙宸戴王言各为之赋·其六蓼花池》
《余村庄在驼山落霞峰下所游眺有修竹园清吹台竹间亭醉石梅园云母岩紫芝别野临云馆桃花堤蓼花池药洲秋杪休暇漫与何吾周李孙宸戴王言各为之赋·其六蓼花池》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清浅蓼花池,花开遍池里。

一片上秋,落尽池中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花池(huā chí)的意思:指花坛、花园。

上秋(shàng qiū)的意思:指上升到秋天,比喻事物逐渐发展到高峰或达到最好的状态。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中水(zhōng shuǐ)的意思:指水位适中,既不深也不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伍瑞隆以细腻的笔触,将蓼花池的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清浅蓼花池,花开遍池里",开篇即以“清浅”二字点出池水的清澈与池面的平缓,为读者勾勒出一个静谧的背景。接着,“一片池上秋,落尽池中水”,通过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池水逐渐干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整首诗虽短,却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伍瑞隆巧妙地运用了寥寥数语,不仅描绘了蓼花池的静态美,也通过“落尽池中水”的描述,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季节更迭带来的微妙变化。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通过伍瑞隆的笔触,我们仿佛置身于那片蓼花池旁,感受着秋天的凉意,聆听着池水逐渐消失的声音,心中涌起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与珍惜。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对时间、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花台簇绣

春满亭台日乍长,百花开遍斗新妆。

锦屏高映秋千索,金缕深围蹴鞠场。

几阵轻风娇弄影,一番微雨细生香。

东翁最喜留宾醉,更爇银灯看海棠。

(0)

和黄绣衣忠清堂韵

黄甲高标赐出身,一官今喜立通津。

谠言曾落将军胆,直气仍埋御史轮。

葵萼寸心常向日,梅花清骨不沾尘。

少年更际平成会,封事还看达紫宸。

(0)

题虢国夫人早朝图

青丝络头白鼻騧,杨家有女颜如花。

金门半开天欲曙,蛾眉淡扫朝官家。

官家鼾睡起未早,阿姨一来即倾倒。

中使传宣出紫宸,信是人家生女好。

合欢花瘁沉香亭,玉环宿酒浑未醒。

春风暗送年华老,绿衣飞报畴能听。

金钱赐浴恩泽新,温泉不洗马嵬尘。

底事画工心独苦,图中偏写虢夫人。

(0)

寄衣无便

秋风昨夜振庭柯,欲寄衣裘无便过。

料汝羁愁如落叶,萧骚偏逐晚风多。

(0)

赠医者

海上烟霞阔,山中岁月淹。

引泉阴涧迥,采药晚风恬。

迹比韩康隐,名将子训兼。

长安无二价,犹是慕清廉。

(0)

送匡行人显回京师

儒冠岁月易蹉跎,孤馆相看奈别何。

匡裕栖迟名独盛,王猷落魄兴偏多。

流莺高树双壶送,积雨长江一棹过。

自笑烟波为客久,阳关休向醉中歌。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