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饱食》
《饱食》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予亦属厌耳,女宽何叹三。

一箪傥知足八珍自忘贪。

驼峰西北瑶柱东南

但愿无是馁,藜羹非我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珍(bā zhēn)的意思:八种珍贵的东西,指珍贵的物品或美味的食物。

但愿(dàn yuàn)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或结果的渴望。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藜羹(lí gēng)的意思:藜羹是指用藜草制成的羹汤,比喻贫寒而简朴的生活。

属厌(shǔ yà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感到厌烦,不满或厌恶。

驼峰(tuó fēng)的意思:形容物体在中间隆起,两头低下的形状。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瑶柱(yáo zhù)的意思:指支撑重要事物的关键人物或物品。

知足(zhī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道知足常乐。

翻译
我也已经厌倦了,女性的宽容何必再感叹三次。
只要有简陋的一篮食物就感到满足,即使面对珍贵的八珍也会忘记贪婪。
驼峰以其美味在西北闻名,瑶柱则以东南地区的优质著称。
只希望我不至于饥饿,即使是粗陋的藜羹,我也不会感到羞愧。
注释
予亦:我也。
属厌:已经厌倦。
耳:而已。
女宽:女性的宽容。
何叹:何必再感叹。
一箪:一篮。
傥:如果。
知足:感到满足。
八珍:珍贵的菜肴。
自忘贪:忘记贪婪。
驼峰:驼峰(指骆驼背上的肉峰)。
擅:以...闻名。
西北:西北地区。
瑶柱:瑶柱(一种海产品)。
誇:夸赞。
但愿:只希望。
是馁:这种饥饿。
藜羹:藜羹(粗陋的食物)。
非我惭:我不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予亦属厌耳,女宽何叹三"表明诗人对于那些过度追求声色犬马之好的人感到不满,而自己则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一箪傥知足,八珍自忘贪"说明即使只有一点点的饮食,也能感到满足,不会被八珍(指美味佳肴)所诱惑而变得贪婪。

接下来的"驼峰擅西北,瑶柱誇东南"则是在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或许是隐居山林之中,远离尘嚣。最后两句"但愿无是馁,藜羹非我惭"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诚实、虚伪行为的鄙视和自我清高的态度。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物质简单生活的理念,流露出淡泊明志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五十六字庸以告未知野夫者

宁须山泽论高平,但要曾餐石决明。

三世击钟敲石磬,十年学剑斮铜钉。

倘知狐祖天边去,肯向蛮奴脚底行。

更许野夫寻上著,十洲三岛一宫城。

(0)

挽程给事

恋阙葵心在,怀山秀野寒。

华繁常侍愧,草隶折冲难。

结绿红辉碎,悬藜夜色残。

平生桑梓地,雪涕景云端。

(0)

谒金门·其三陪苏子重诸友饮东山

乌帽侧。行遍杏花春色。野意青青分陇麦。

人家烟水隔。春事莫催行客。弹指青梅堪摘。

醉倚暮天江拍拍。雨晴沙路白。

(0)

书仲谟先人功德院

高门馀庆本光山,不幸流离五代间。

今日太平家可乐,郎君富贵锦衣还。

(0)

满庭芳.答友人

五柳先生,宦情无几,赋成归去来兮。

吾归何所,任运且随时。

曾向高人问道,清妙处、已悟希夷。

谁能羡,胸中芥子,容易纳须弥。

竹林,新职事,神交狂客,志慕天随。

但能乐天知命,夫复何疑。

多谢故人念我,平安报、不必纲维。

饮君酒,愿君同寿,此外本无为。

(0)

游涪州北岩

恭惟同出自,斯文其在兹。

白衣帝王师,古闻今所疑。

惨澹涪江滨,烟雨寒无炊。

一编洗心易,后学之蓍龟。

学禅谯夫子,窥墙胡不麾。

兹道贯三极,何曾限籓篱。

柱史接武来,相望几何时。

旧隐勤汛扫,大书挺雄奇。

江山著羁臣,千古同一悲。

渠自气浩然,何成复何亏。

高堂俨遗像,宝墨镌丰碑。

往者不可作,搔首空涕洟。

萧萧北岩松,悠悠我之思。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