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秋感·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至甸的《秦淮秋感(其二)》描绘了一幅历经沧桑后的秦淮河畔景象。"劫后楼台感不胜",诗人以楼台为载体,表达对历史变迁和战乱后的深深感慨,"不胜"二字流露出无尽的哀愁与无力感。"卅年如梦数中兴",三十年的时光仿佛一场梦幻,暗示了世事的反复和国家的兴衰更迭。
"红桥西去垂杨老",通过描绘红桥边的老垂杨,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老"字寓含着时光荏苒的沉痛。"照尽沧桑几处镫",灯笼在夜色中摇曳,映照出无数的沧桑故事,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对秦淮河畔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赠张方伯
君侯风神有奇格,秀髯方瞳兼广额。
少年甲第已峥嵘,壮岁功名更辉赫。
长淮之西古蔡州,我侯清风千载沭。
行人尚闻歌叔度,童子犹思迎细侯。
出参方岳声雷动,复道中州又栖凤。
大省才贤岂易推,巨卿名位由来重。
黄河清洛静风埃,少室乔嵩云雾开。
行见虞廷咨岳典,共看商室济川材。
忆昔别公汝水上,太行西来隔千嶂。
抱病还依故里居,有怀空向夷门望。
夷门道接大梁东,车轮日日度春风。
道傍为问南来使,早晚朝端召寇公。
哭张子二首.张子者平谷张子礿也以都御史镇辽东显矣然无何卒李子者张之旧僚也闻之哀焉于是作哭张子二章语曰岁在龙蛇贤人嗟张之卒庚辰岁也·其一
虎豹威边日,龙蛇哭尔年。
故人今若此,吾道合潸然。
部曲归旌拥,风云旧国连。
蓟门秋草遍,何处是新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