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彦昭》
《悼彦昭》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泪尽西风草木间,游魂暗逐《薤》歌残。

千秋只有无情月,遍照松楸处处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遍照(biàn zhào)的意思:遍布、遍及、普遍照射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游魂(yóu hún)的意思:指离开尸体的灵魂在世间游荡。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陈献章所作的《悼彦昭》,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首句“泪尽西风草木间”描绘了凄凉的场景,泪水在秋风中消融于草木之间,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次句“游魂暗逐《薤》歌残”中的“游魂”象征着亡者的幽灵,而“薤歌”则是挽歌的一种,暗示着诗人正在为彦昭的离世唱出哀伤的挽歌,暗流着无尽的哀愁。

后两句“千秋只有无情月,遍照松楸处处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情的月亮千年如一,无论生死,都普照着松树和楸树环绕的坟墓,以及周围的山峦。这既是写实,也是象征,月亮的无情与永恒,映照出诗人对彦昭永久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以景寓情,展现出陈献章独特的悼亡诗风格。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答陈粹之用旧韵·其一

荒僻阡南路,劳君几度行。

云霓因旱望,草木向春生。

宪度驰声远,诗怀到骨清。

海山聆妙曲,安得不移情。

(0)

登临江清风楼

晚凉公事暇,乘兴一登楼。

云气千山雨,松声万壑秋。

堤平芳草合,天远大江浮。

日暮行人少,空横野渡舟。

(0)

送刘仁甫省亲还蜀

知己难为别,思亲不可留。

京华凉月夜,乡国白云秋。

道重浮名薄,官贫素节优。

平生慕忠孝,此外复何求。

(0)

题画·其二

秋光明水阁,霜气入枫林。

石出沙为岸,西峰又夕阴。

(0)

冯作鹏屈科出诗见志用韵慰之

漫学恢谐笑陆沉,青山不负故人心。

曾无伯乐谁增价,或有钟期可铸金。

雪曲难寻巴里和,霜痕肯放鬓华侵。

三年此会重来否,一度相逢一度深。

(0)

留别张子白

飘飘天地一沙鸥,偶逐仙凫到十洲。

客梦不离烟雨寺,归心分付峡江流。

丹霞日暮知难到,中宿云深未易游。

一曲长歌留别去,相期应在虎溪头。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