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宸严(chén yán)的意思:宸严指朝廷的严肃庄重,也指君主举止庄重严肃。
供事(gòng shì)的意思:为人效力,为事奉人。
画檐(huà yán)的意思:指人的眉眼神情,特指人的眼睛表情。
麻衣(má yī)的意思:麻布衣服,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
梦笔(mèng bǐ)的意思:指在梦中写字,形容文思泉涌,创作灵感丰富。
内宴(nèi yàn)的意思:指在家中举办宴会,不请客人。
骈蕃(pián fān)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语内容丰富多样,才思独特,用词繁复而不乱,堪称佳作。
绮席(qǐ xí)的意思:指华丽的宴席或庆典场合。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彤廷(tóng tíng)的意思:指红色的廷,泛指盛大的场合。
祥云(xiáng yún)的意思:指好运降临、吉祥如意的象征。
游丝(yóu sī)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线或细小的事物。
昼永(zhòu yǒng)的意思:白天持续很久,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状元(zhuàng yuán)的意思:指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也泛指在某个领域或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宫内廷中的一次重要活动——皇帝亲阅科举考试卷子的情景。首句“彤廷昼永午风恬”以“彤廷”点出皇宫的庄严与红色的主色调,而“昼永午风恬”则描绘了夏日正午时分,阳光充足,微风轻拂的宁静景象,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又和谐的氛围。
接着,“冉冉游丝罥画檐”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动的蜘蛛丝在画檐上轻轻缠绕的画面,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科举考试中考生们智慧的交织与碰撞。随后,“绮席骈蕃颁内宴”描绘了皇帝设宴款待参加阅卷的官员,场面隆重而奢华,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慷慨。
“麻衣鲜㓗对宸严”一句,通过对比麻衣(古代学子的服饰)与皇帝的威严,突出了科举考试的庄重与选拔人才的重要性。接下来,“殿前梦笔状元策,日下祥云太史占”两句,分别以“梦笔”和“祥云”为象征,表达了对状元才华横溢的期待以及对科举制度公正性的信任。最后,“三十年前曾滥试,白头供事愧重沾”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自己虽曾参与科举,但如今已年迈,仍能有幸参与阅卷,深感荣幸与惭愧,体现了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与自我反省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科举考试阅卷这一特定场景,还蕴含了对教育、公平、人才选拔以及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教育事业的热忱与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经
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经黄名小品,一纸千明星。
曾读大般若,细感肸蚃听。
当时把斋中,方寸抱万灵。
忽复入长安,蹴踏日月宁。
老方却归来,收拾可丁丁。
拂拭尘几案,开函就孤亭。
儒书难借索,僧签饶芳馨。
驿驿不开手,铿铿闻异铃。
得善如焚香,去恶如脱腥。
安得颜子耳,曾未如此听。
听之何有言,德教贵有形。
何言中国外,有国如海萍。
海萍国教异,天声各泠泠。
安排未定时,心火竞荧荧。
将如庶几者,声尽形元冥。
伤时
常闻贫贱士之常,嗟尔富者莫相笑。
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
古人结交而重义,今人结交而重利。
劝人一种种桃李,种亦直须遍天地。
一生不爱嘱人事,嘱即直须为生死。
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亦不笑原宪贫。
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
因知世事皆如此,却向东溪卧白云。
石淙·其八
屑珠泻潺湲,裂玉何威瑰。
若调千瑟弦,未果一曲谐。
古骇毛发慄,险惊视听乖。
二老皆劲骨,风趋缘欹崖。
地远有馀美,我游采弃怀。
乘时幸勤鉴,前恨多幽霾。
弱力谢刚健,蹇策贵安排。
始知随事静,何必当夕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