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十 龟 潭 祈 雨 宋 /张 春 皓 缘 萝 蹑 蹬 共 跻 攀 ,水 色 山 光 远 近 间 。一 勺 龙 蟠 通 海 窟 ,半 空 虎 啸 隔 尘 寰 。石 潭 云 冷 人 稀 到 ,溪 路 苔 生 为 倦 还 。早 望 云 儿 施 圣 泽 ,何 难 营 履 步 灵 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尘寰(chén huá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繁华纷扰、喧嚣浮躁的世界。
光远(guāng yuǎn)的意思:光明的前途,远大的前程
虎啸(hǔ xiào)的意思:形容虎威猛的吼叫声,比喻英勇豪迈的气概。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菅屦(jiān jù)的意思:指担任官职的人谦虚谨慎,不敢懈怠,也形容居住简陋的人艰苦朴素,不图安逸享乐。
近间(jìn jiā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相处融洽。
灵山(líng shān)的意思:灵山是指神奇的山峰,常用来形容地理环境极其优美,或者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冷人(lěng rén)的意思:指冷漠无情的人,缺乏同情心和人情味。
龙蟠(lóng pán)的意思:形容山势、河流等蜿蜒曲折,如龙蛇盘旋。
蹑蹬(niè dēng)的意思:蹑蹬是指小心翼翼地行走,形容步伐轻盈谨慎,也可以指避开困难或危险的行为。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圣泽(shèng zé)的意思:指圣人的恩泽或神圣的庇佑。
石潭(shí tán)的意思:指人的心境如同平静的石潭一般,没有波澜,不受外界影响。
水色(shuǐ sè)的意思:指水的颜色,也比喻某物的颜色清澈明亮。
通海(tōng hǎi)的意思:通达海内外,广泛传播
望云(wàng yún)的意思:形容盼望不已,期待心切。
溪路(xī lù)的意思:溪路指的是小溪边的小路,比喻非常隐蔽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位置。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云霓(yún ní)的意思:形容云彩缭绕、绚丽多彩的景象。
水色山光(shuǐ sè shān guāng)的意思:指水的颜色和山的光辉,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 注释
- 缘萝:沿着藤蔓。
蹑蹬:踩踏阶梯。
共跻攀:一起攀登。
水色山光:山水景色。
一勺:一口。
龙蟠:形容深潭盘曲如龙。
通海窟:直通海底。
半空虎啸:半空中虎的吼声。
石潭:石头潭。
云冷:云雾寒冷。
人稀到:人迹罕至。
为倦还:因为疲倦而返回。
早望:早早期待。
云霓:云霞。
施圣泽:赐予神圣的恩惠。
菅屦:草鞋。
步灵山:步行在神山。
- 翻译
- 沿着藤萝攀登,欣赏着山水间的景色。
一口深潭仿佛通向大海深处,半空中虎啸声传来,隔绝了尘世的喧嚣。
石潭边云雾冷清,少有人迹,小径长满青苔,令人疲倦时才返回。
早早地期待着云霓带来恩泽,穿着草鞋漫步在神山之上并非难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融入了对祈雨之心的表达。开篇“缘萝蹑蹬共跻攀,水色山光远近间。”两句,从景物的细节入手,通过藤蔓缠绕、水光山色的描写,展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缘”字,既表达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暗示了祈雨时的情感联结。
接着,“一勺龙蟠通海窟,半空虎啸隔尘寰。”两句,则是对宏伟景观的描绘。诗人以“龙蟠”比喻云气,以“虎啸”形容风声,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神秘感。这里的“海窟”、“尘寰”,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通向天际的境界。
再接下来,“石潭云冷人稀到,溪路苔生为倦还。”两句,转而描写了一种静谧、清幽的山中景象。“石潭”、“云冷”、“溪路”、“苔生”,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淡泊的氛围。诗人通过“倦还”的表达,流露出对这片净土的向往和归属之情。
最后,“早望云霓施圣泽,何难菅屦步灵山。”两句,则是祈雨心愿的直接表达。“云霓”、“圣泽”,象征着天降甘霖的美好愿景,而“菅屦步灵山”,则是诗人对自然神灵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能够亲近、体验这份神圣力量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多变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同时也表达了祈雨时期盼望天气转晴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