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隐山林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诗人以“一筇归去”开篇,简练地勾勒出僧人手持竹杖,独自踏上归途的形象,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旧庵居”则点明了僧人的归宿,一个熟悉而宁静的所在,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接着,“卧听修廊吼木鱼”一句,通过听闻木鱼声在修长的走廊中回响,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世无争的氛围。木鱼作为佛教仪式中的重要元素,象征着修行者的警醒与自省,此处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也暗含了僧人内心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
“寄语堂头老尊宿”,诗人以“尊宿”这一尊称,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之情。这不仅是对僧人身份的尊敬,也是对其修为与智慧的肯定。通过“寄语”这一动作,诗人似乎在与这位高僧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传递着对佛法的共同理解和追求。
最后,“祇题数字答君书”一句,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归隐生活的理解与支持。这里的“数字”可能寓意着简单、纯粹的生活态度,与前文的“一筇”、“旧庵居”相呼应,强调了回归自然、简朴生活的价值。诗人通过这句诗,既是对僧人选择的认同,也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反思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归隐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篑山人歌
一篑山人归武陵,自云作吏非所能。
上世本是农夫家,中岁颇多丘壑情。
忆昔十五时,读书始趋庭。
庭前一篑土,乃是先人营。
三十射策登帝廷,四十剖符惭专城。
中敡外历靡寸补,千忧百虑何时宁。
风尘岁月厌奔走,笑言眉睫羞逢迎。
匡庐观瀑欲大叫,洞庭酾酒愁冥冥。
怀贤几自跨黄鹤,访隐常作桃源行。
一朝得调忽辞去,掉头那管人间名。
乘与还回剡曲棹,遗安况有鹿门耕。
不能如马长卿著讨禅书,不如能扬子云草太玄经。
不能如陶朱逐时事货殖,不能如赤松辟谷学长生。
吏少门前租仅足,客来花下酒常倾。
不愁儿痴是豚犬,不恤宦薄非公卿。
顾以人生百年内,块然篑土犹无成。
悲来风木不自禁,三釜那得为亲荣。
仰看苍天摩九仞,此意突兀难为平。
《一篑山人歌》【明·陆垹】一篑山人归武陵,自云作吏非所能。上世本是农夫家,中岁颇多丘壑情。忆昔十五时,读书始趋庭。庭前一篑土,乃是先人营。三十射策登帝廷,四十剖符惭专城。中敡外历靡寸补,千忧百虑何时宁。风尘岁月厌奔走,笑言眉睫羞逢迎。匡庐观瀑欲大叫,洞庭酾酒愁冥冥。怀贤几自跨黄鹤,访隐常作桃源行。一朝得调忽辞去,掉头那管人间名。乘与还回剡曲棹,遗安况有鹿门耕。不能如马长卿著讨禅书,不如能扬子云草太玄经。不能如陶朱逐时事货殖,不能如赤松辟谷学长生。吏少门前租仅足,客来花下酒常倾。不愁儿痴是豚犬,不恤宦薄非公卿。顾以人生百年内,块然篑土犹无成。悲来风木不自禁,三釜那得为亲荣。仰看苍天摩九仞,此意突兀难为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3467c6921f9eca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