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倍多(bèi duō)的意思:数目很多倍
海土(hǎi tǔ)的意思:指自己的家乡或祖国。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混迹(hùn jì)的意思:指在某个环境中以不正当的手段或方式混入其中,追求个人利益。
饥岁(jī suì)的意思:指年景饥荒的岁月。
精卫(jīng wèi)的意思:指顽强不屈的精神,比喻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鸾凰(luán huáng)的意思:形容男女配偶关系和谐美好。
贫官(pí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贫穷,财务困难。
湫隘(jiǎo ài)的意思:形容地势狭窄、险要。
僧庐(sēng lú)的意思:僧庐是指僧人的住所,也用来比喻简陋的房屋或简陋的住处。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填海(tián hǎi)的意思:指用土石填充海洋,以扩大陆地面积。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淮南饥荒之年,面对贫困与愁苦时的深刻感受。首联“淮南饥岁奈愁何?湫隘贫官感倍多”,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饥荒的苦难与官府的贫困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
颔联“精卫漫衔填海土,鸾凰自上觐天坡”,运用了两个典故,精卫填海和鸾凤高飞,象征着个体力量的微小与理想追求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谈经草长先生带,混迹流随举世波”,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身在尘世,却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的坚守,如同草长经年的坚韧,同时也感叹于世事如波涛般难以把握,体现了诗人既超脱又入世的人生态度。
尾联“一夕吟诗渡江岸,僧庐幽处拟同过”,则以具体的行动和意向收束全诗。诗人深夜吟诗,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而“拟同过”的愿望,则寄托了他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僧侣共同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体验和社会关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遣怀
西江客六载,奔走声利场。
不知令节至,无乃案牍忙。
老妻淩晨起,谓我是重阳。
呼婢具酒食,几宴列高堂。
儿女幸团栾,劝饮数十觞。
虽无白衣来,五斗足徜徉。
今年气候迟,九月未肃霜。
篱菊尚无花,庭柑犹未黄。
试看长逝者,此酒不得尝。
安可不作乐,况近桑榆光。
放情不惜醉,载咏蟋蟀章。
饮酒和靖节,题糕叹刘郎。
遣兴即捉笔,短述焉能长。
好乐但如此,良士戒无荒。
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成十首·其四
移家避寇逐行舟,野水无情处处流。
人世几回伤往事,愁心一倍长离忧。
山中夜度空江水,石室烟涵古桂秋。
惆怅此时频送目,蓼花凄冷露花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