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遨头(áo t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行动或思考,不受拘束
稗官(bài guān)的意思:指低级官员、小官吏。
不施(bù shī)的意思:不施意味着不施加、不使用、不施展等。它强调不采取行动或措施,以达到某种目的或解决问题。
草具(cǎo jù)的意思:指一些用来割草或种植作物的农具。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貂蝉(diāo chán)的意思:指美女,尤指妖媚动人的女子。
官成(guān chéng)的意思:指官员升迁至高位或成为官员。
虮虱(jī shī)的意思:指小虫子,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街灯(jiē dēng)的意思:指在黑暗中为人们指引方向的灯光,比喻给人以启迪和帮助的人或事物。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漏天(lòu tiā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犹如水从漏洞中流失一样,无法挽回。
胪唱(lú chàng)的意思:指背诵、吟诵文辞或诗词。
炉烟(lú yān)的意思:指炉灶上冒出的烟,比喻有功无名或者功劳被埋没。
上传(shàng chuán)的意思:上传指将文件或信息从本地设备发送到网络或其他设备。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遥望(yáo wàng)的意思:远远地看着,期待着或思念着。
野史(yě shǐ)的意思:指非正史记载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传记。
夜市(yè shì)的意思:夜晚开设的市场。
御炉(yù lú)的意思:指皇帝或王侯主持宴会时,主人亲自烧炉,为宾客烹饪食物的礼节。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虮虱臣(jī shī chén)的意思:形容小人卑贱、无能的属下。
- 注释
- 胪唱:吟咏。
曾:曾经。
叨:承受。
殿上传:宫殿之上。
貂蝉:古代官职名,比喻官员。
公:指官员。
不施霖雨:未能普降恩惠。
虮虱:比喻小人物,这里指自己。
稗官:指小说家或记载琐事的史书作者。
野史:未经官方认可的历史记录。
懒:懒得。
草具:简陋的用具。
元宵:中国传统节日,正月十五。
无复:不再有。
遨头:古代对市集领导者的称呼。
夜市:夜间市场。
- 翻译
- 曾在宫殿上吟咏,身处末班遥望御炉升烟。
公正的官员未能普降甘霖,卑微臣子却尽力弥补天灾。
羞于见到小说家编成野史,懒得携带用具去湖边询问船只。
旧街上的元宵灯火已近,不再有昔日夜晚市场热闹穿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属于唐诗风格。开篇“胪唱曾叨殿上传,末班遥望御炉烟”两句,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宫廷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貂蝉公不施霖雨,虮虱臣能补漏天"则是借用古代神话故事,比喻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仍尽力而为,表达了一种自谦与自励的情感。
中间两句“羞见稗官成野史,懒携草具问湖船”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稗官"指的是古代负责记录史事的小官,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可能成为被后世记载的历史人物,而"羞见"则表达了一种自卑之情。
最后两句“旧街灯火元宵近,无复遨头夜市穿”描绘了即将到来的元宵节(上元节,即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为元宵节、元夕、灯节)景象,以及诗人对于昔日繁华夜市生活的怀念。"无复遨头夜市穿"则表达了现在已无法再次体验那种欢乐场景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回忆,历史的反思和节日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