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包络(bāo luò)的意思:指将事物的全貌或全面囊括、包含其中。
并居(bìng jū)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同居、共存。
不释(bù shì)的意思:形容坚决、不屈不挠,坚决不放弃。
大象(dà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看不出来的真实情况或内在的力量。
大方(dà fɑ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得体、大度,不拘小节,不计较小事。
方内(fāng nèi)的意思:指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不外出、不外行。
精明(jīng míng)的意思:指人聪明、机智、精于计谋的品质。
理所(lǐ suǒ)的意思:理所指的是事物本应如此,不言而喻。
流珠(liú zhū)的意思:形容眼泪像珠子一样流淌。
流观(liú guān)的意思:流观指的是随着水流的观察,意味着随波逐流,没有独立的主见,缺乏原则和坚定的立场。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人立(rén lì)的意思:指人站立的姿势,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身体直立,意味着人的威严和坚定。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双流(shuāng liú)的意思:指事物同时流传、并存的现象。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五纬(wǔ wěi)的意思:五个维度,指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层面。
无内(wú nèi)的意思:指人心胸狭窄,没有胸襟和气量。形容心机深沉、不仗义的人。
虚灵(xū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或思想空虚,没有实质内容。
玄化(xuán huà)的意思:将事物变得神秘或超自然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舆图(yú tú)的意思:指地理图、地图。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全貌或概况。
元理(yuán lǐ)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原理或基本法则。
月双(yuè shuāng)的意思:指月亮出现两个,形容景象奇特或不寻常。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炼创作的《咏怀三十首》中的第八首。沈炼以深邃的哲思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宇宙观。
诗中开篇“吾在大方内,流观玄化初”,诗人自述身处广阔的世界之中,对宇宙的演变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考。接下来,“天地本一窍,日月双流珠”两句,巧妙地将天地比作一个孔窍,日月则如同从其中流淌的珍珠,形象地展现了宇宙的运行规律。
“清浊分山河,五纬不并居”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秩序,清与浊、山与河、五纬星体各司其职,互不干扰。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和谐统一的一面,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向往。
“大象极虚灵,万物灿焉殊”则揭示了宇宙的宏观景象与内在精神的关联,万物虽各有不同,却都蕴含着宇宙的真理与灵性。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宇宙本质的深刻理解。
最后,“中有圣人立,神明为其徒。包络无内外,精明超有无。元理所不释,誓将规舆图”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圣人的崇敬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他认为,圣人是宇宙真理的传播者,而他们所遵循的宇宙法则超越了有形与无形的界限,是人类智慧难以完全揭示的。诗人决心要探索并记录下这些宇宙的奥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宇宙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丁元父·其二
夙昔登坛客,于今出塞雄。
拥旄摧太白,横槊贯长虹。
文武周卿亚,诗书晋帅同。
辕门环甲胄,记室聚章缝。
斧钺军容盛,楼船将令崇。
投鞭萦渤澥,砺剑拂崆峒。
鸭净辽江绿,狼销碣石红。
天高鲸观峙,塞绝雁门通。
券议新颁铁,标模旧建铜。
平阳勋七十,第一让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