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歌钟(gē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激越。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今宵(jīn xiāo)的意思:指今晚、今夜,也表示时间短暂,转眼即逝。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明见(míng jiàn)的意思:清楚明了的见解和观点。
霓裳(ní cháng)的意思:形容美丽华丽的衣裳。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若使(ruò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痛哭(tòng kū)的意思:痛哭是指由于极度悲伤或痛苦而大声哭泣。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中秋望月,甲辰年赋(其二)》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对月怀古的感慨。首句“月里分明见九州”,形象地写出明亮的月光下,诗人能清晰地看到大地上的各个州郡,展现了中秋月色的皎洁和广阔视野。
“浮云西北是璚楼”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西北方向的浮云比作华丽的琼楼,暗示远方的宫廷或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繁华的追忆以及对现实战乱的忧虑。
接下来,“歌钟未厌今宵酒,砧杵那禁此夜愁?”通过对比,写出了人们在欢歌笑语中饮酒作乐与远处战乱背景下妇人捣衣声中的哀愁,揭示了生活的两面性:一边是节日的欢乐,一边是民间的苦难。
“若使有情须痛哭,不知何物是风流?”诗人感慨如果情感真挚,面对这样的世事纷扰,恐怕连风流逸事也无法让人忘却忧愁,流露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最后两句,“霓裳不向当时罢,戎马中原未肯休”,借用了唐朝宫廷舞曲《霓裳羽衣曲》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战争早日结束,恢复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中秋月夜为背景,寓言抒怀,既有对盛世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忧虑,体现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