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待中(dài zhōng)的意思:待中指的是等待时机,暂时不表态或不采取行动。
丹凤(dān fè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美丽、出众。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滩声(tān shēng)的意思:指河流或海洋中水流冲击岩石或沙滩时所发出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无征(wú zhēng)的意思:没有任何征兆或迹象。
轩辕(xuān yuá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轩辕黄帝,也用来形容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地位。
一龙(yī lóng)的意思:指同一种事物或现象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出现。
征战(zhēng zhàn)的意思:指战争或军事行动中的征服和战斗。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二十四(èr shí sì)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智慧或技能非常高超。
轩辕国(xuān yuán guó)的意思:比喻一个国家或地方的治理有条不紊,繁荣昌盛。
- 注释
- 蒋径:蒋径,可能指蒋村的小路,也可能指代某种玉石堆积的地方。
二十四滩声:二十四滩,可能指河流中的多个滩涂,声音可能指流水声。
轩辕国:轩辕,即黄帝,古代华夏族的始祖。
茅茨帝舜城:茅茨,简陋的茅草屋,帝舜城,指传说中舜帝居住的地方。
丹凤:丹凤,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一龙:一龙,可能指龙舟,也可能象征帝王或重要人物。
经济:这里指治国理政的才能。
中原:中原,古代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诗人的故乡或期望之地。
太平:太平,社会安定,没有战争。
- 翻译
- 白玉堆边小路曲折,回荡着二十四滩的水声。
年迈的国度没有战事,如同黄帝的领地,尽管贫穷,帝舜之城仍有简陋的茅屋。
丹凤在白天飞翔,周围树木显得冷清,一条巨龙在秋天静卧在九条江河的清澈水面。
世人不要嘲笑我无治国之才,只待天下太平,我还有更大的抱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又带有历史沧桑感的景象。开篇“白玉堆边蒋径横,空涵二十四滩声”两句,勾勒出一幅江水蜿蜒、瀑布飞流的自然画卷,其中“白玉堆”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地理特征,而“蒋径”则是一条被野草所覆盖的小路,这里交织成一种荒凉与美丽并存的氛围。接着,“老无征战轩辕国,贫有茅茨帝舜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迈无力再去追求功名利禄,只愿意在简陋的小屋中安度晚年,这里的“轩辕国”和“帝舜城”都是古代的国家名称,通过这些历史的参照物,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第三句“丹凤昼飞群木冷,一龙秋卧九江清”描绘了秋天景色中的凄美与静谧。这里的“丹凤”可能是指一种红色的凤凰,象征着高洁与自由,而“昼飞”则是在白日中飞翔的形象;“一龙秋卧九江清”则是用以龙比喻长江,在秋天安静地躺在九江之间,水清如洗。
最后两句“时人莫笑非经济,还待中原致太平”,诗人表达了对当世之人的不屑一顾,同时也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即希望能够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到来。这里的“经济”指的是合乎道德和时宜的生活方式,而“中原致太平”则是期盼中央之地能达到太平无事的理想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