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得山名,寺占山之下。
我来诲其徒,竞以相誇诧。
迟晓登终南,行行与谁话。
草庵(cǎo ān)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清贫、简朴的生活环境。
禅流(chán liú)的意思:禅流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禅”和“流”两个字组成。禅指禅宗,是佛教的一种宗派,强调静心思考和觉察。流指水流,在这里代表着自然的流动和变化。
的意(de yì)的意思:表示某种含义、意义或观点。
的的(de dí)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或者非常确切。
独无(dú wú)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孤蟾(gū chán)的意思:指孤独无助的蟾蜍,比喻处境孤立无援。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唯一的希望。
后嗣(hòu sì)的意思:指后代子孙,特指儿子。
精舍(jīng shè)的意思:指修行者、学者修身养性的地方。
老师(lǎo shī)的意思:指没有名声的老师或没有名师指导的学生。
默然(mò rán)的意思:
[释义]
(形)沉默无言的样子。
[构成]
附加式
盘龙(pán lóng)的意思:指盘曲而上升的龙,比喻成就很大或事物发展很快。
日益(rì yì)的意思:逐渐增加或提高
少林(shǎo lí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具有极高的武术水平或出色的技能。
诗价(shī jià)的意思:指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无暇(wú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或精力处理其他事情,忙于应对当前的事务。
行与(xíng yǔ)的意思:行动与言语一致,言行一致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抃在游览南山并住宿于盘龙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禅宗精神的深刻领悟。
首句“盘龙得山名,寺占山之下”,点明了盘龙寺位于山脚下,因山形似盘龙而得名,为整篇诗作奠定了自然景观的基调。
接着,“老师草庵居,后嗣广精舍”描绘了僧侣们的生活环境,既有简朴的草庵,也有规模较大的精舍,展现了寺院的多样性和历史的延续性。
“禅流日益盛,寂照腾诗价”则表达了禅宗文化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诗人通过诗歌来颂扬这种精神追求的价值。
“我来诲其徒,竞以相誇诧”描述了诗人亲自教导弟子的情景,弟子们相互夸耀,体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少林的的意,一语独无暇”借用少林寺的典故,强调了言辞的简洁有力,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高度推崇。
“默然坐明窗,孤蟾彻清夜”描绘了诗人静坐窗前,月光如洗的夜晚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迟晓登终南,行行与谁话”表达了诗人清晨离开盘龙寺,踏上归途,心中或许有所思,但并未明确表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宗教之深邃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