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渤海(bó hǎi)的意思:比喻庞大而辽阔的海洋,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领域的广阔和辽阔。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风韵(fēng yù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雅。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食报(shí bào)的意思:指因为做了坏事而遭受到应有的惩罚或报应。
未艾(wèi ài)的意思:表示灾难尚未结束,还未彻底消除。
象贤(xiàng xián)的意思:指像贤明的人一样,有德行和才能。
循良(xún liáng)的意思:循循善诱,引导人向善的行为。
岩廊(yán láng)的意思:形容山洞或石室内部阴暗、狭窄。
阳复(yáng fù)的意思:指阳光复苏,意味着事物重新活跃起来或恢复生机。
余风(yú fēng)的意思:余风指在某种情况下,还有一丝或一点余味、余韵。
月旦(yuè dàn)的意思:指月亮初出东山,表示时间已经到了晚上。也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竹帛(zhú bó)的意思:指古代用竹简和帛书写的文字,泛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
郑公乡(zhèng gōng xiāng)的意思:郑公乡是指人们对于忠诚、正直、公正的称赞,也用来形容人品高尚、行为正直的人。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名为《袁文谷尊人为渤海守州人祠之又以乡评祀于淮海》。诗中赞颂了袁文谷在渤海和淮海两地为官时的政绩与德行,以及后世对其的纪念与追思。
首联“朱蟠当日颂循良,月旦余风韵更长”开篇即赞扬了袁文谷在任期间的公正廉洁、体恤百姓,其美德如同朱玉般珍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声誉愈发显赫。
颔联“渤海重看龚氏治,淮阳复有郑公乡”进一步将袁文谷与历史上的名臣龚遂和郑当时相提并论,暗示其治理能力与两位先贤相当,再次强调了其卓越的执政才能。
颈联“芳祠两地蘋蘩合,遗事千秋竹帛光”描绘了袁文谷去世后,人们在两地为其修建祠堂,供奉祭品,其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尾联“食报流辉曾未艾,象贤今已在岩廊”总结全诗,表达了对袁文谷功绩的肯定与怀念,认为他的德行与成就如同星辰般照亮历史,影响深远,如今已成为了后世效仿的典范,其形象屹立于历史的殿堂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高度赞扬了袁文谷的政绩与品德,展现了其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及其在后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西山碧云寺水亭上
凉夜水浸梦,枕上吹寒雨。
屡变而失真,江行闻篙橹。
倏然听松风,天月半山许。
举首见仙人,云中捉松鼠。
醒时月桂帘,穷阶流一缕。
石窦激寒淙,空水互吞吐。
日日居朝市,合眼见尘土。
始悟山中人,梦境亦清楚。
永遇乐.赵武灵王箭簇,出邯郸城西铁箭岭
残霸销沈,悲歌凭吊,寸铁千古。
笴朽埋尘,锋铦侵藓,故垒苍凉处。
丛台瑟罢,沙丘鷇冷,无复帐中歌舞。
任荒榛、村童敲火,翠铓尚怵狐兔。
开疆胡服,云屯万骑,曾道君王英武。
鸣镝中原,张弮绝塞,多少兴亡数。
长平遗恨,摩挲碧血,一例断厓风雨。
祗赢得、残年杜老,暗吟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