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光亭》
《清光亭》全文
宋 / 蒋之奇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郑圃仆射陂,汉阳郎官湖。

郎官何为名,张谓佩使符

泛觞江城南,乃与太白俱。

明月万顷,清光天下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泛觞(fàn shāng)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水已经满到了边缘,形容酒杯盛满酒水,也比喻事物已经达到了最高点或极限。

光天(gu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明亮无云的状态,也比喻公正无私的品质。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郎官(láng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身份的男子,也指官僚、官吏。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仆射(pú yè)的意思:指射箭的时候,箭矢击中箭靶。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使符(shǐ fú)的意思:指使用符咒、符箓等魔法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郑圃(zhèng pǔ)的意思:郑圃是一个汉字成语,形容农田种植得非常好,庄稼茂盛,景象壮观。

郎官湖(láng guān hú)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追求权力地位,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原则和道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光亭周围的自然美景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充满了诗意和历史感。

首先,“郑圃仆射陂,汉阳郎官湖”,这两句以“陂”和“湖”作为背景,引入了历史人物,即仆射和郎官,通过地点的命名暗示了这些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仆射和郎官都是古代官职,分别对应于仆射(负责尚书省事务的官员)和郎官(中央官署中担任职务的官员),显示出诗中的场景与历史人物的关联。

接着,“郎官何为名,张谓佩使符”,这里提到的“张谓”是唐代诗人,以“佩使符”来指代他作为使者或官员的身份,进一步强调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同时也为后文的活动埋下伏笔。

“泛觞江城南,乃与太白俱”,这两句描述了一群人在江城南边泛舟饮酒的情景,与“太白”(李白)的并提,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对李白诗歌风格的赞美,以及对自由洒脱生活态度的向往。

最后,“明月一万顷,清光天下无”,这两句以明月为视觉中心,描绘了一幅广阔而宁静的画面,月光如水,覆盖了整个天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通过“清光天下无”的表述,突出了月光的纯净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将历史人物、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蒋之奇
朝代:宋

(1031—1104)常州宜兴人,字颖叔。蒋堂从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诬劾欧阳修,贬监道州酒税。熙宁中行新法,为福建转运判官,迁淮东转运副使,募流民修水利。累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长于理财,治漕运,以干练称,升发运使。哲宗时历知潭州、广州、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元符末,坐事责守汝州。徽宗立,除知枢密院事。崇宁初出知杭州,因议弃河、湟事夺职。卒谥文穆。有《三经集》等。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