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勿忧,朕自保,范阳弄兵苦不早。
卿邪谁邪高与杨,非姚非宋还非张。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覆师(fù shī)的意思:覆灭敌军的将领。
膏肓(gāo máng)的意思:形容病痛的严重程度,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严重损坏或残缺。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弄兵(nòng bīng)的意思:指不懂军事的人乱来,胡乱指挥军队。
南诏(nán zhào)的意思:南诏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也用来形容一个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地方。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师君(shī jūn)的意思:指敬称或称呼老师、师长。
王面(wáng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表情庄重、端庄,不露出丝毫的喜怒哀乐。
咸阳(xián yáng)的意思:指人们的各种情感、行为都是多样的,不可预测。
药石(yào shí)的意思:指珍贵的药物和宝贵的石头,比喻宝贵的东西。
有言(yǒu yán)的意思:有话要说或有意见要表达。
针膏(zhēn gāo)的意思:形容药物非常珍贵,用量极少。
直谏(zhí jiàn)的意思:直接规劝、忠告上级或者有权势的人。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五言绝句《卿勿言》。诗中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虑和对直言进谏的渴望。首句“卿勿言,朕自思”,透露出皇帝看似冷静自省的态度,但实际上可能内心深处对南诏战事的失败有所反思。接着,“南诏覆师君不知”暗示了战争的失利,而“卿勿忧,朕自保”则表达了皇帝试图自我安慰和承担责任。
“范阳弄兵苦不早”暗指边疆的军事行动处理不当,可能是指范阳(唐代幽州治所,此处泛指边关)的军事调动过早或策略失误。接下来的“卿邪谁邪高与杨,非姚非宋还非张”运用排比,指出没有像杨、姚、宋、张那样的贤臣可以倚重,暗示朝廷人才凋零。
“有言如此悉不用,岂有药石针膏肓”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对于直言劝谏的渴望,认为即使有人提出良策,也可能因无人采纳而无济于事,如同治疗已到膏肓的病症,药物已无法奏效。最后两句“君不见咸阳老人能直谏,何曾得睹君王面”,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直言敢谏的传统美德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中皇帝不愿接受批评的困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对话形式,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揭示了明朝皇帝面临的问题和对贤臣的期盼,以及对直言进谏的渴望和现实困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