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虚斋劝农十诗·其三》
《和虚斋劝农十诗·其三》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蔽日寒云悄欲秋,仁风载路晓光浮。

田翁揽抱儿孙笑,竹马横陈未肯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蔽日(bì rì)的意思:形容阴云密布或烟雾浓厚,遮蔽了太阳,使光线变得昏暗。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横陈(héng chén)的意思:横陈指的是东西摆放得横七竖八、杂乱无章的样子。形容事物无序、混乱。

揽抱(lǎn bào)的意思:揽抱是指用双臂紧紧拥抱,比喻热情地接纳、拥抱。

仁风(rén fēng)的意思:指仁慈的风气或人们对他人的关爱和善行。

田翁(tián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弱的农民。

晓光(xiǎo guā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光亮,比喻新的一天的开始或新时代的到来。

载路(zài lù)的意思:指担负着重要任务,承担着重大责任。

竹马(zhú mǎ)的意思:竹马是指小孩子之间以竹子做成的马玩具,比喻童年时代的纯真友谊。

注释
蔽日:遮挡阳光。
寒云:冷冽的云层。
悄欲秋:悄悄地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仁风:温暖的风。
载路:吹过道路。
晓光:早晨的阳光。
浮:飘浮。
田翁:农夫老人。
揽抱:搂抱着。
儿孙:孙子和孙女。
笑:微笑。
竹马:用竹子做的儿童玩具马。
横陈:随意摆放。
未肯休:不愿停止。
翻译
乌云蔽日,秋意渐浓,
和煦的风带着晨光在路上飘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季田野的宁静与农家的欢乐场景。首句"蔽日寒云悄欲秋",通过"蔽日寒云"暗示了天气转凉,暗淡的云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悄欲秋"三个字则轻描淡写地传达出季节更替的微妙气氛。

第二句"仁风载路晓光浮","仁风"象征着和煦的秋风,"晓光浮"则描绘了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田野上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这句诗展现了秋日早晨的宜人气象。

接下来的两句"田翁揽抱儿孙笑,竹马横陈未肯休"是画面的核心,"田翁"即农夫,他怀抱着孙子,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则骑着竹马玩耍,无忧无虑,场景温馨而和谐。"未肯休"表达了农夫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下一代的期望,也体现了农村生活的闲适与淳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田园的风俗画,展现出农民丰收的喜悦和家庭的和睦,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郑清之作为南宋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关注民生,这首诗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二月十二日雨寒

重设匡炉火,还披故絮裘。

春风今已半,地域况南头。

次第农耕动,侵寻花事休。

浮生有过鸟,归计欠沉牛。

(0)

二十四日一日作十诗季承同之既罢复书四十字并呈季承

米尽不忧饥,行行且赋诗。

相看一大笑,从谓两真痴。

未用追元白,聊须效陆皮。

流传君不愧,附益我奚为。

(0)

九日晦日雨忽杂霰

九月霰维集,南方见未曾。

马寒添瑟缩,我瘦益崚嶒。

穷相有如此,昔人谁似能。

树深鸦屡落,滩远雁相应。

(0)

题船子和尚图

纵有丝纶不暇施,痴鱼吞月自惊疑。

旁观莫作风波想,比著人间未是危。

(0)

简陈择之索诗

游山闻说多诗句,久已传抄听小胥。

屡戒应门老马走,门前驿递不为疏。

(0)

登岳阳楼·其四

晚风何许递参差,南望令人思九疑。

渺渺烟波莫能极,谁云一苇可杭之。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