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厓海》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鸣榔(míng láng)的意思:指人们在遇到重大事件或重要场合时以榔头敲击榔木,发出清脆声音,以表示警示、振奋或庆贺。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托身(tuō shēn)的意思:指依靠或寄托身体的地方。
王母(wáng mǔ)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掌管着天地万物的女神。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争如(zhēng rú)的意思:争相如此,争先恐后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渡厓海》,是明代文人陈献章所作。诗人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在海上航行的场景,不同于寻常的船只喧闹,他更愿像在天上游玩银河般自由自在,不受桨声(鸣榔)打扰他的歌声。他豪情壮志,不仅想与神仙共饮,邀请王母一同沉醉,还希望自己能如月亮般明亮,悠然自得地挂在天空中。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