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待三宜休,已知七不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卜宅(bǔ zhái)的意思:预测房屋的好坏
触网(chù wǎng)的意思:指人被抓住,陷入困境或受到惩罚。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孔方(kǒng fāng)的意思:指言谈之间有深度,能够引导人思考和启发人的智慧。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且当(qiě dāng)的意思:表示暂且、暂时。用于表示现在的情况、状态或行动是暂时的,未来可能会有变化。
如寄(rú jì)的意思:像寄托一样,形容依靠或寄托于某人或某物。
山南(shān nán)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相隔极远。
神龟(shén guī)的意思:指非同寻常、极其聪明的人。
生本(shēng běn)的意思:指人的一生,或者事物的起始和发展的根本。
束身(shù shēn)的意思:指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谨慎自守。
陶泓(táo h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光彩照人。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七不堪(qī bù k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极度不堪、无法忍受。
-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而又略带无奈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吾生本如寄”,开篇即点明了生命如同短暂的寄居,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有酒还自酣”一句,看似洒脱,实则蕴含着对现实的逃避和对暂时解脱的渴望。
“岂待三宜休,已知七不堪”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与厌倦。这里的“三宜休”与“七不堪”并非具体数字,而是泛指生活中种种不如意之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情绪。
“陶泓且当传,孔方安可谈”两句,借用了“东晋陶渊明爱酒”的典故和“孔方兄”(古代铜钱的别称,常用来比喻金钱)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漠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精神世界的重要性,而非物质财富。
“触网笑神龟,束身悲老蚕”则是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神龟长寿却困于网中,老蚕虽勤劳却终将束缚,这两者都象征着生命的局限与无奈。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对生命中束缚与限制的反思,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最后,“倘能从兹去,卜宅南山南”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束缚、寻找心灵归宿的渴望。南山南,既是一种地理上的指向,也是一种理想中的避世之地,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物质、自由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在现实压力下寻求精神解脱的努力。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陪独孤使君同与萧员外证登万山亭
万山青嶂曲,千骑使君游。
神女鸣环佩,仙郎接献酬。
遍观云梦野,自爱江城楼。
何必东南守,空传沈隐侯。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薄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
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①江海非惰游,田园失归计。
②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木世]。
③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彭蠡湖中望庐山①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岁除夜有怀
一题作除夜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来日岁华新。
题明禅师西山兰若①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
②结庐就嵌窟,剪竹通径行。
③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④
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韩公是襄士,日赏城西岑。
结构意不浅,岩潭趣转深。
皇华一动咏,荆国几谣吟。
旧径兰勿剪,新堤柳欲阴。
砌傍馀怪石,沙上有闲禽。
自牧豫章郡,空瞻枫树林。
因声寄流水,善听在知音。
耆旧眇不接,崔徐无处寻。
物情多贵远,贤俊岂无今。
迟尔长江暮,澄清一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