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犬(bái quǎn)的意思:指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人。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高隐(gāo yǐn)的意思:高度隐蔽、隐藏得很深。
挂冠(guà guān)的意思:指退休或卸任。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明楼(míng lóu)的意思:明亮的楼屋,比喻高楼大厦。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峰(sān fēng)的意思:指三座山峰,比喻三个主要的人或事物。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识人(shí rén)的意思:指能够辨别、了解人的品质、能力、性格等。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外神(wài shén)的意思:外神指的是超越人类能力的神明,也可指超出寻常的人才或才能。
瀛洲(yí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岛屿或地方。
于何(yú hé)的意思: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原因、目的、理由等。
知方(zhī fāng)的意思:知道道理,明白规矩。
珠帘(zhū lián)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家中用珍珠制成的帘子,比喻奢华华丽的生活。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诗《次韵寄茅山张伯雨(其二)》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画面。首句“天际三峰翠色浮”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远处山峰的青翠之色,如同仙境中的瀛洲般虚无缥缈。诗人感叹道:“更于何处觅瀛洲”,表达了对超凡脱俗之地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知方外神仙好,不识人间儿女愁。”他承认神仙生活的吸引力,但同时也揭示了自己对人间世俗情感的理解和牵挂。这里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
“白犬吠人惊夜鬼,珠帘捲雨入明楼”两句,通过具体场景进一步渲染氛围。白犬的吠声打破夜晚的宁静,连鬼神也为之惊动;而珠帘在风雨中卷起,暗示着明亮的楼阁内可能有人间的活动。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最后,诗人表达了归隐的愿望:“挂冠何日寻高隐,竹杖芒鞋绝顶游。”“挂冠”象征放弃官场,诗人期待有一天能放下尘世的束缚,持简竹杖,轻装简行,去往那远离尘嚣的山顶,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思,展现出元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