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英慕之诛,崔浩排之族。
姚秦炽之亡,周武熄之促。
后果(hòu guǒ)的意思:因果关系中的结果或效果。
了不(liǎo bù)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彻底了结,没有任何遗憾。
趣舍(qù shè)的意思:指对趣味、兴趣有共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是以(shì yǐ)的意思:因此;所以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西竺(xī zhú)的意思:指印度或其他西方国家的人。
相续(xiāng xù)的意思:连续不断地接续。
有漏(yǒu lòu)的意思:指有缺陷或漏洞,不完美或不周全。
智者(zhì zhě)的意思:智慧的人,聪明人
周武(zhōu wǔ)的意思:周武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指的是古代中国周朝时期的武王。
这首诗《题阙(其三十八)》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以“永明感奇征”开篇,引出对佛法传播与历史变迁的思考。诗人通过列举楚英、崔浩、姚秦、周武等历史人物的不同命运,探讨了人世间的因果报应和智者的处世态度。
“永明感奇征,微言自西竺。” 开篇即点明了佛教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背景,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后果摄往因,如环代相续。” 描述了因果循环的自然法则,如同链条一般,一环扣一环,不断延续。
“楚英慕之诛,崔浩排之族。” 通过楚英和崔浩的例子,展示了对佛教的不同态度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姚秦炽之亡,周武熄之促。” 进一步说明了佛教在不同历史时期遭遇的兴衰起伏。
“趣舍同一途,畴能明罪福。” 提出问题,探讨了人们在面对佛教时,无论是追求还是排斥,最终都遵循着相同的道路,那么谁又能真正明白罪与福的本质呢?
“是以有漏因,智者了不录。” 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智者的敬仰,认为真正的智者能够洞察世间一切,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避免落入因果循环的陷阱。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和道德伦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