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独怜(dú lián)的意思:独自怜爱、独自关心。
二程(èr chéng)的意思:指人走过的路程或经历的阶段。
废后(fèi hòu)的意思:指废弃的后妃或被废掉的皇后。
奉命(fèng mìng)的意思:按照命令行事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感目(gǎn mù)的意思:指感慨眼界开阔,视野广阔。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留田(liú tián)的意思:指留下农田,保留耕种的土地。
牧守(mù shǒu)的意思:指守护、管理、保卫某个领域或职责,也可指守望、守候。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桑梓(sāng zǐ)的意思:指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胜情(shèng qíng)的意思:形容情感或意志的胜利或战胜。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问俗(wèn sú)的意思:了解民俗风情,探究世间百态。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鉴赏
此诗《赴广东过东平马上因简萧九鼎》由明代诗人刘大夏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奉命南行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首句“奉命南来十二程”,点明诗人受命前往南方,行程长达十二程,暗示旅途之长。接着“风光感目不胜情”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沿途风光时的复杂心情,既有欣赏之美,也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情感。
“几家桑梓编新户,何处松楸蔽旧茔。”这两句通过对比新旧景象,展现了社会变迁的痕迹。新户的建立与旧茔的荒芜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也蕴含了对过往的怀念。
“问俗独怜今日异,留田敢废后人耕。”诗人对社会风俗的变化表示同情,同时强调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认为即使在变革的时代,也不能忽视后代的生存基础。
最后,“相逢莫道悠悠者,牧守如今是弟兄。”诗人呼吁人们不要轻易谈论世事的悠远,强调了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社会团结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民族未来的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山城书事
节物感羁旅,连空生塞阴。
乱鸿寒渚远,群雀晚丛深。
霜重泾滩出,烟高陇树沉。
岁华徒自老,幽愤满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