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侵官府弱,税去县衙贫。
襆印辞州远,开轩与海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政批评的深刻情感,通过对比古今的差异,抒发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旧说土风淳,今闻未易驯"两句,表明过去人们认为民俗纯朴、容易治理,而现在则变得难以管理,这反映出社会风气的堕落和治理上的困难。
"势侵官府弱,税去县衙贫"进一步揭示了权力侵蚀导致官府无力,以及苛捐杂税使地方政府陷入贫困的现实。这不仅是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批判,也映射出社会经济的矛盾和问题。
"襆印辞州远,开轩与海邻"可能是在描写刘连江离别之情,或许暗示着某种边疆或海外任职的艰辛。"中朝峨豸者,多用满归人"则是对当时用人政策的一种讽刺,指出朝廷在选拔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深刻见解和对社会的关切。虽然表面上是在送别,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更广泛的时政批评。
骨肉本天属,不以忧患间。
张公至性人,高节光寓县。
献逆乱天常,残伤及枯干。
守死获父灵,竟以血同溅。
弱孙初髫龄,詈贼气冲汉。
兰玉甘摧折,行路尽悲怨。
有仆枕尸股,泣诉肠欲断。
精诚格豚鱼,渠凶为感叹。
三世归楄柎,匡勷成馈奠。
人生岂无死,天网明如电。
至今潜山族,华簪享余善。
一月不出愁东风,金卮翠杓无人同。
鬓丝禅榻成独卧,水边孤负夭桃红。
今晨一笑上蓝举,出郭前导双凫翁。
清明寒食次第逼,春声吹入饧箫中。
画船尾尾移堤外,中有吴儿歌小海。
侬亦心如木石枯,不用倾城贻杂佩。
锦瑟年华剧可怜,掉头吹落沈郎钱。
花前且为留旬日,莫待花残忆花发。
乱山硉矹疑无路,披尽蒙茸向烟雾。
涧水淙淙忽有声,崩崖石罅相回互。
其下深潭一千尺,俯视苍黑不敢立。
夜半常闻雷雨鸣,潜虬跋浪时出入。
激湍喷薄结轮风,虚洞盘回若履空。
灵怪应从天地辟,嵚崎不与斧凿同。
扪壁穿云叹奇绝,古碑剥落苔藓色。
妖后当年驻翠华,词臣扈从争珥笔。
嗟乎石淙多此名,箕山颍水空相惜。
十年真负海岳志,徙倚高天生远思。
归来月照松窗明,梦魂犹绕双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