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子仁登天柱冈过胡家塘莼塘归东园四首·其二》
《与子仁登天柱冈过胡家塘莼塘归东园四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胡床脚底万峰寒,拄杖锥尖乱藓斑。

天柱头行未饱,相携更上一重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胡床(hú chuáng)的意思:指胡乱摆放的床铺,比喻混乱无序的状况。

脚底(jiǎo dǐ)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或感受。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头行(tóu xíng)的意思:指首要的行动或行列。

相携(xiāng xié)的意思:一起前进,共同努力

重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峰叠嶂,形势险要。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注释
胡床:一种轻便的坐具。
万峰寒:形容山峰众多且寒冷。
拄杖:手杖,用于支撑行走。
锥尖:拐杖前端尖锐的部分。
乱藓斑:杂乱的苔藓斑点。
天柱冈:地名,可能指一处山冈。
行未饱:意犹未尽,还没走够。
更上:再往上攀登。
一重山:又一座山。
翻译
坐在胡床上,脚下是万座山峰的寒意,手拄的拐杖尖端沾满了斑驳的苔藓。
在天柱冈上行走还意犹未尽,我们相伴着还要攀登更高的山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行走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登山过岭时的艰难和壮丽。"胡床脚底万峰寒"一句,设定了整体的氛围,给人以深秋或冬日山中景象的感觉。"拄杖锥尖乱藓斑"则从侧面烘托出行走者的辛勤和艰难,以及脚下的不平之地。

诗人的情感在"天柱冈头行未饱"一句中得到体现,尽管山高路险,但诗人并未感到满足或疲惫。"相携更上一重山"则表达了与友人共同攀登的决心,以及对自然美景追求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行走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越物外、向往高远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购得寄视书平,并媵以诗四首·其一

仙仙倩影认依稀,目态眉情是也非。

湖上扁舟如范蠡,居然载得美人归。

(0)

雪后集饮寄园,次长沙师用壁间明人韵二首·其二

菜畦半没露红斑,秀柏双擎不改颜。

清宴正宜新雪后,趋陪难得使星闲。

定知文字千秋在,看取风流六代还。

借慰前朝旧诗侣,书生气谊信相关。

(0)

寄怀金溎生金陵

曾携春酒从君饮,去岁韶光未老时。

不觉东风今又到,那堪旧雨繫相思。

尊前怀抱向谁尽,别后诗篇应我遗。

闻住六朝金粉地,遥知风月阻归期。

(0)

官军恢复苏省二首·其一

闻得苏门复,私衷喜不禁。

转伤萱荫杳,无复樾云临。

故土欣堪返,仙踪不可寻。

此身同禀畀,未肯昧初心。

(0)

哀弦篇三首·其二

倏忽兰枝遽就摧,阴风庶逐一阴回。

残奁在室弥增慨,遗挂当窗半积灰。

此日帏空劳梦想,何年月夜待魂来。

抚衷最是伤怀处,卷帙多资质厍财。

(0)

题琢如中表同年遗照四首·其四

几度青陵梦故人,谛观遗照倍酸辛。

盈庭兰玉皆英隽,閒酌玻璃话夙因。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