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万里回,遂成万里集。
谁将饰以玉,镡上光熠熠。
示予要赋之,短戈惭后执。
百篇(bǎi piān)的意思:指大量的文章或作品。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蹈袭(dǎo xí)的意思:照着别人的脚印行事,不敢创新。
精悍(jīng h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精明强悍,意志坚定,能力强大。
空蒙(kōng méng)的意思:形容言语空洞,毫无实质内容。
前人(qián rén)的意思:前人努力奋斗,后人享受成果。比喻前人的努力为后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宋子(sòng zǐ)的意思:指高雅、有才华的人。
俗眼(sú yǎn)的意思:指世俗的眼光或常人的眼睛。
遂成(suì chéng)的意思:实现、完成
土花(tǔ huā)的意思:形容外表华丽但内在质量低劣的东西。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溪蛮(xī mán)的意思:形容人行为粗野、不文明。
熠熠(yì yì)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闪烁不定。
冢土(zhǒng tǔ)的意思:指坟墓或墓地,也用来比喻死亡或消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读裴如晦的《万里集》后所作,表达了对裴如晦诗歌创作的高度评价。首句“君自万里回,遂成万里集”赞扬了裴如晦的才华横溢和创作的广博,仿佛他的诗歌随着他的旅程而遍布万里。接下来的“其诗二百篇,文字必已立”肯定了他作品的数量和文字功底。
诗人认为裴如晦的诗歌具有独特性,“定应侔前人,未尝有蹈袭”,即他的诗作与前贤相比毫不逊色,没有因袭模仿的痕迹。接着,诗人以“古溪蛮铁刀”为喻,形容裴如晦诗歌的锋利和新颖,“出冢土花涩”暗示其风格独特,如同出土的宝刀,未经打磨却光彩照人。
“谁将饰以玉,镡上光熠熠”进一步赞美了诗歌的精致和艺术价值,如同刀镡镶嵌着美玉,光芒四射。梅尧臣又提到宋子为裴如晦的诗集作序,称赞其“精悍孰钳挚”,即宋子的序言有力且深刻,足以钳制住读者的心。
最后两句“搜新造空蒙,俗眼不得入”揭示了裴如晦诗歌的创新和高深,寻常人难以理解,需要深入品味。“示予要赋之,短戈惭后执”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裴如晦诗歌的钦佩,表示自己在诗歌创作上尚不足以与之相比,感到自愧不如。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这首诗是对裴如晦诗歌才华的热烈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