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常思惟大士赞·其二》
《常思惟大士赞·其二》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赞  押[灰]韵

海雾敛,山容开。神珠在掌,明镜当台。

普门锁钥俗客不曾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海雾(hǎi wù)的意思:指大海上的浓雾,也比喻事物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普门(pǔ mén)的意思:普遍的门道,广泛的知识。

山容(shān róng)的意思:指山的形态和容貌,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和风采。

神珠(shén zhū)的意思:指非常珍贵、难得的宝物或珍珠。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锁钥(suǒ yuè)的意思:比喻言辞犀利,锐利而有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超凡的和谐共存。首句“海雾敛,山容开”以雾散山现的动态画面,营造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氛围,暗示着某种精神上的觉醒或启示。接着,“神珠在掌,明镜当台”运用了象征手法,神珠比喻内心的智慧或纯净之光,明镜则代表了自我观照的能力,两者结合,寓意着内在光明与自我认知的提升。

“普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普门即普遍的法门,意味着佛法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没有锁钥,象征着佛法的平等和自由,不设门槛,任何人都可以接近。俗客,这里指世俗之人,未曾来,暗示了人们往往被尘世的纷扰所束缚,难以触及内心深处的真理。整句话表达了对佛法深邃内涵的赞美,以及对人们能够超越世俗、寻得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运用,传达了对精神追求、自我觉悟以及佛法智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寄月如詹年友

人生何必常相见,但愿此中常勿变。

前后千载一时人,但凭一块斜阳砚。

此砚磨出文斑斑,移君遥望东瀼山。

中有子美草堂址,时与白也相往还。

闻君制锦多奇趣,忆吾旧游尝一度。

山川何秀俗何淳,不比夜郎迷去路。

君今常在丹青阁,玉屏寒水湖天凿。

阁上何人共唱酬,阁下何人共婉约。

笑我淩云浦上来,夜猿一啸令心哀,所以中夜长徘徊。

巫峡巫山不可桎,仆夫舟子咸叹息。

但成一梦便随君,随君意气薄霄云。

燕市浩歌难可数,与君何处不三分。

尤忆松间一杯酒,笑尽长安轻薄友。

交情直抵峨眉巅,与君少年同白首。

(0)

夏日同卢元明黎缜之饮唐寅仲先生青门

驱车出东郭,访我昔同游。

二三岁寒子,所志在林丘。

丘中有高士,结庐枕寒流。

开轩纳山色,编篱别田畴。

烟霞满三径,尊酒结绸缪。

剖彼青门瓜,可以充庶羞。

岂必世上人,上书干王侯。

车马无停轨,烹羊宰肥牛。

妙舞选吴姬,清歌挟齐讴。

繁华难久处,知有零落否。

不如偕同侣,纳凉竹林秋。

班荆待日夕,玄言递相酬。

(0)

立春前三日刘使君招饮浔郡城南楼·其二

帆飞带月窗前渡,峰翠和云席上浮。

此夕庾公情不浅,敢辞春色醉南楼。

(0)

中秋夜羁窗望月

一片清光流远色,千般愁照止窗阴。

窗外何人能玩月,颇疑窗月为谁临。

庭树摇风长飒飒,寒娟浥露转沉沉。

可怜此夜徘徊月,比似千年情倍深。

千年月色终如古,此夜人心独异今。

若道山河仍旧彩,且从关笛听新音。

玉堆久绝征人望,金屋空存汉女心。

并作凄凉羁客绪,不可高歌不忍吟。

(0)

雪诗六首义取六出·其一十九夜初闻雪

雪俟春来至,寒依腊在生。

颇疑阳气软,转令客心惊。

狂吹无晓夜,弥月滞阴成。

薄暮飞玄雾,深宵散玉霙。

斜飞穿瓦入,横洒拂窗鸣。

拂窗仍拂耳,穿瓦更穿情。

冷韵多哀响,凄音尽苦声。

谁念悲歌者,微光傍短檠。

无衣供卒岁,敝缊抱孤贞。

所恃盈腔热,且同霜漏清。

(0)

鸟啼花落

山静岩烟隮,春遥树影深。

樵风闻黝黑,微路出幽森。

自结羁人恨,偏惊物候沉。

鸟啼应有意,花落岂无心。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