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倚小栏收遁景,试凭长啸卷遐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观览(guān lǎn)的意思:观察、审视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金盆(jīn pén)的意思:金盆指的是用金盆盛放的器皿,比喻对人非常看重或优待。
林梢(lín shāo)的意思:指树木的顶端或高处。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濯濯(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洗涤干净的样子。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未如(wèi rú)的意思:不如,不及
斜月(xié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是圆满的状态,而是呈现出一种斜倚或半圆形的形状。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 翻译
- 林梢间斜月像金色盆子坠落,接映出苍茫的白雾翻腾。
想要靠着小栏杆收揽这美景,试着放声长啸驱散远方的黄昏。
寒冷的山峦光秃秃地只有皱褶,野外的水流漫无边际无需源头。
别以为这座亭台观赏景色丰富,比不上宾日(太阳)升起时天门的壮丽景象。
- 注释
- 堕:落下。
苍茫:广阔而迷茫。
遁景:逃避或欣赏的景色。
遐昏:远方的黄昏。
濯濯:光秃秃。
瀰瀰:水势浩渺的样子。
宾日:比喻太阳。
天门:可能指天边、天际,也可能指特定的名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山间月色朦胧、景色清冷的画面。首句“林梢斜月堕金盆”,以金盆比喻月亮在林梢落下,形象地展现了月光洒落大地的景象。次句“接影苍茫白雾翻”,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迷茫,白雾翻腾,与月影交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
诗人想要倚着小栏杆欣赏这美景,却意识到“欲倚小栏收遁景”,暗示美景稍纵即逝,难以捕捉。他尝试通过“试凭长啸卷遐昏”来排遣心中的留恋,长啸之声似乎能驱散黄昏的阴霾,增添了几分豪放之气。
接下来,“寒山濯濯空堆皱”描绘了山峦在月光下显得寒意逼人,山形如皱纹般清晰可见。而“野水瀰瀰不待源”则写出了野外流水潺潺,源头似乎不需寻找,自流而下,增添了宁静的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莫道此亭观览富,未如宾日上天门”,诗人感慨即使一览亭景色优美,也比不上日出时分天门山的壮观景象。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也是对自然壮丽的礼赞,表达了诗人对宏大自然景观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疏山月夜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