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宝构(bǎo gò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坚固、巍峨。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促轸(cù zhěn)的意思:促使进展,推动发展。
东封(dōng fēng)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安居乐业。
短榻(duǎn tà)的意思:指短而窄的床铺,比喻短暂的安乐或权力。
浮槎(fú chá)的意思:比喻事物漂浮不定,没有稳定的根基。
马足(mǎ zú)的意思:形容马跑得非常快。
三叠(sān dié)的意思:形容事物层层叠叠、重叠在一起。
舌本(shé běn)的意思:指言语起源的根本,也指言辞的根据或依据。
四阿(sì ā)的意思:四个阿支撑着房屋,比喻事物的基础、根本。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毋多(wú duō)的意思:不多,不多余
小窗(xiǎo chuāng)的意思:指窄小的视野或有限的见识。
新声(xīn shēng)的意思:指新的声音、新的声势。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止戈(zhǐ gē)的意思:停止战争,和平相处。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作东(zuò dōng)的意思:指为客人做东,担待客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袁桷所作的《伯庸开平书事次韵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音乐与建筑的欣赏,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马足曾穷五色河”,以马蹄踏遍五彩斑斓的河流为引子,暗示了诗人曾经游历四方,见识过各种美景。接着“更将舌本品浮槎”则转而谈论音乐,通过品味音乐如同品尝浮槎(一种古代的水上交通工具),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新声促轸传三叠,宝构悬铃镇四阿”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音乐的美妙和建筑的庄严。新出的乐曲在琴弦上流淌,仿佛三重旋律交织,而高耸的建筑上悬挂的铃铛,镇守四方,象征着稳固与和谐。
“短榻雁来愁不奈,小窗人去酌毋多”则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大雁南飞,让人感到孤独和忧愁,而独自饮酒的情景,则展现了诗人的寂寞与深思。
最后,“白头慵作东封颂,愿效诸生赋止戈”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即使年老体衰,也不愿歌颂战争,而是希望像学生一样,用诗歌表达对停止战争、追求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