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超出(chāo chū)的意思:超过某个限制或范围。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浮尘(fú chén)的意思:指世俗的纷扰、尘嚣、繁琐之事物。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华表(huá biǎo)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凌霄(líng xiāo)的意思:高耸入云霄的意思,形容极高或极大。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微垣(wēi yuán)的意思:微小的围墙,比喻微不足道的功劳或成就。
直上(zhí shàng)的意思:迅速向上升起或发展;直接上升而不停留。
紫云(zǐ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峰或云彩呈现出紫色,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峻峭山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的《题金粟洞》,通过对金粟洞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惊叹和向往。首句“谁信东南有此山”以疑问开篇,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暗示了金粟洞隐藏在人迹罕至的东南之地,其独特性令人难以置信。
“几回蜡屐只空还”描绘了诗人多次探访却未能如愿的遗憾,蜡屐象征着他的足迹,空还则表达了每次期待落空后的失望。然而,这样的探寻更突显出金粟洞的神秘与诱人。
“乾坤超出浮尘外,世界深藏粒粟间”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金粟洞仿佛超脱世俗的尘世之外,又深藏于微小的粒粟之间,寓言般地传达出洞天福地的非凡意境。
“鹤不归来华表在,犀从飞去紫云閒”进一步渲染洞内的仙气,借鹤不归和犀牛飞翔的神话元素,表达洞中岁月静好、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扪萝直上凌霄塔,见说微垣手可攀”描绘了诗人决心攀登山峰,亲自探索金粟洞的壮志,以及对登顶后可能见到的壮丽景象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金粟洞描绘成一个超凡入圣、隐逸仙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真珠帘·其三寿内人六十
闲居是念随云散。琴帘底、却自平生心满。
百二十年期,笑道今才半。
一味齑盐清得瘦,婉娩似、梅花香晚。相伴。
老霜松宁耐,溪山寒惯。
探借十日前春,小杯盘、也做寿筵模范。
绕膝舞斑衣,有酒从他劝。
但任真来浑是处,梦不到、笙歌瑶燕。双健。
任旁人播尽,风流眉案。
夜梦在旧京忽闻卖花声有感至于恸哭觉而泪满枕上因趁笔记之
卖花声,卖花声,识得万紫千红名。
与花结习夙有分,宛转说出花平生。
低发缓引晨气软,此断彼续春风萦。
九街儿女芳睡醒,争先买新开门迎。
泥沙视钱不问价,惟欲荡意摇双睛。
薄鬟高髻团团插,玉盆巧浸金盆盛。
人心世态本浮靡,庶几治象犹承平。
卖花声,卖花声,如今风景那可评。
向时楼台买花户,凄烟落日迷荆榛。
但见马嘶逐水草,狐狸白昼嗥荒城。
万花厄运至此极,纵有卖声谁耳倾。
我生不辰苦怀旧,如病入痼酒宿酲。
况被春风暗撩拨,傍无知我难号鸣。
忽焉夜枕发为梦,恍恍惚惚行故京。
一唱再唱破垣隔,闻声不见花分明。
谓此何日尚有此,倾面大恸泪纵横。
久而方觉更哽塞,拥被危坐百感并。
我年今已七十一,岂是年少閒关情。
天空地阔说不尽,山外杜鹃啼残更。
《夜梦在旧京忽闻卖花声有感至于恸哭觉而泪满枕上因趁笔记之》【宋·陈著】卖花声,卖花声,识得万紫千红名。与花结习夙有分,宛转说出花平生。低发缓引晨气软,此断彼续春风萦。九街儿女芳睡醒,争先买新开门迎。泥沙视钱不问价,惟欲荡意摇双睛。薄鬟高髻团团插,玉盆巧浸金盆盛。人心世态本浮靡,庶几治象犹承平。卖花声,卖花声,如今风景那可评。向时楼台买花户,凄烟落日迷荆榛。但见马嘶逐水草,狐狸白昼嗥荒城。万花厄运至此极,纵有卖声谁耳倾。我生不辰苦怀旧,如病入痼酒宿酲。况被春风暗撩拨,傍无知我难号鸣。忽焉夜枕发为梦,恍恍惚惚行故京。一唱再唱破垣隔,闻声不见花分明。谓此何日尚有此,倾面大恸泪纵横。久而方觉更哽塞,拥被危坐百感并。我年今已七十一,岂是年少閒关情。天空地阔说不尽,山外杜鹃啼残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3267c6a4c171de0276.html
张时斋书生也坐穷以星学资身赠其远行
书生例饥困,世路方偪仄。
胡为乎此中,兀兀朝以夕。
问之俛而答,初意岂今日。
几年镫火窗,谓可生羽翼。
时事出料外,竟作沈海石。
寒谷春难回,涸辙水难激。
聊分星家波,食此一涓滴。
终然不自赡,拍案动远色。
江湖天风长,万里谁能絷。
姑以术资行,或者儒得力。
泰与否相除,剥与复消息。
要知穷非穷,当遇识者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