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志 学 宋 /陆 游 圣 门 志 学 岂 容 差 ,山 立 方 当 斥 百 家 。早 忝 授 经 闻 博 约 ,晚 羞 同 俗 陷 浮 华 。风 剺 槁 面 寒 无 褐 ,雷 转 饥 肠 饭 有 沙 。漫 道 衰 慵 贪 睡 美 ,五 更 和 梦 听 城 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家(bǎi jiā)的意思:指各家的学问、见解或观点。
博约(bó yuē)的意思:广泛的约定或契约
方当(fāng dāng)的意思:表示正好、恰巧。
浮华(fú huá)的意思:形容外表繁华、华丽,内里虚浮、空洞。
槁面(gǎo miàn)的意思:形容面容憔悴、枯槁。
饥肠(jī ch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饥饿。
雷转(léi zhuǎn)的意思:指突然转变,意外发生的事情。
立方(lì fāng)的意思:指立方体,也可用来形容物体的形状。
漫道(màn dào)的意思:漫无边际的道路,形容非常宽广或没有限制的道路。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山立(shān lì)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挺拔,气势雄伟。
圣门(shèng mén)的意思:指道德、学问或技能高超的门派、学府或机构。
授经(shòu jīng)的意思:传授经书或教义。
衰慵(shuāi yōng)的意思:形容人懒散、无精打采,精神不振。
同俗(tóng sú)的意思:与人俗契合,与世俗相符合。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无褐(wú hè)的意思:指没有斑点或杂色,形容色彩纯正或一色。
志学(zhì xué)的意思:志向高远,勤奋学习。
- 注释
- 圣门:儒家。
志学:立志求学。
岂能差:怎能松懈。
山立:立身世间。
方当:正应。
斥百家:批驳各种学说。
早忝:年轻时就已。
授经:教授经典。
闻博约:广泛学习。
晚羞:晚年感到羞愧。
同俗:随波逐流。
陷浮华:沉溺于奢华。
风剺:寒风吹过像刀割。
槁面:枯瘦的脸颊。
无褐:没有厚实的衣服。
雷转:雷鸣声中。
饭有沙:饭菜中仿佛有沙粒。
漫道:别说什么。
衰慵:衰老懒散。
贪睡美:贪图安逸睡眠。
五更:清晨五更。
和梦:在梦中。
听城笳:听到城中的号角声。
- 翻译
- 儒家求学怎能懈怠,立身于世批驳百家。
年轻时已受经学熏陶,晚年却耻于流俗沉沦繁华。
寒风割面衣衫单薄,饥饿时饭菜中仿佛有沙砾。
别说什么老迈懒散贪睡,清晨连梦中也能听到城中的号角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志学》,表达了作者对于学术追求的坚定与对世俗浮华的不屑。首句“圣门志学岂能差”强调了他对儒家学问的执着,不因年龄而有所松懈。次句“山立方当斥百家”表明他敢于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批判其他学说。
“早忝授经闻博约”回忆自己年轻时就已受到广泛教育,深知学问的广博精深。“晚羞同俗陷浮华”则批评晚年的社会风气过于浮躁奢华,这让他感到羞愧。
“风剺槁面寒无褐,雷转饥肠饭有沙”通过描绘艰苦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作者在困厄中坚守学问的决心,即使衣食简陋,也坚韧不拔。
最后两句“漫道衰慵贪睡美,五更和梦听城笳”表达了作者虽然年老体衰,但仍不愿沉溺于安逸,夜晚听到城中的军笳声,心中仍怀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整首诗体现了陆游高尚的品格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湘口感刘子厚
素耽子厚诗,心驰永与柳。
田居侍亲老,远役吾何有?
蓦来非驱迫,万里西南走。
洞庭几惊魂,岳麓重回首。
竟到迁客地,潆洄古湘口。
二水停风雷,澄浤无纤垢。
南涧在何处,遗迹应不朽。
西山望见之,披寻须我友。
如何多叹嗟,转与昔人偶。
名区不遑览,忧心时抱疚。
别离岁当金,迢递月在丑。
柳州行复经,吾将过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