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黄 门 卢 侍 御 咏 竹 唐 /张 九 龄 清 切 紫 庭 垂 ,葳 蕤 防 露 枝 。色 无 玄 月 变 ,声 有 惠 风 吹 。高 节 人 相 重 ,虚 心 世 所 知 。凤 凰 佳 可 食 ,一 去 一 来 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高节(gāo jié)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惠风(huì fēng)的意思:指有益于人民、给人带来好处的政策或行动。
节人(jié rén)的意思:指节制自己的言行,不给他人添麻烦或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来仪(lái yí)的意思:指客人到来或者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葳蕤(wēi ruí)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华的景象。
相重(xiāng zhò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在重要性、地位、价值等方面相等或相似。
虚心(xū xīn)的意思:谦虚谨慎,心胸开阔,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玄月(xuán yuè)的意思:指深沉、神秘的夜晚。
一来(yī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是首要的或最重要的。
紫庭(zǐ tíng)的意思:紫庭指的是皇帝的宫殿,也可以指皇帝的居所。
- 注释
- 清切:清幽宁静。
紫庭:紫色的庭院。
垂:低垂,形容庭院的静谧氛围。
葳蕤: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防露枝:枝叶繁茂,防止露水滑落。
色无:颜色没有。
玄月:深秋的九月,也指农历九月的月亮。
变:变化,指花色保持不变。
声有:声音伴随着。
惠风:和煦的春风,这里泛指和风。
吹:吹拂。
高节:高尚的节操。
人相重:被人所敬重。
虚心:比喻谦逊、虚怀若谷的品质。
世所知:为世人所熟知。
凤皇: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佳可食:以竹为食(佳,好的食物;此处意指竹子是凤凰的理想食物)。
一去一来仪:来去之间展现出庄重的仪态。
- 翻译
- 紫色的庭院清幽宁静,藤蔓枝叶繁茂,防止露水滑落。
花色即使在深秋玄月也未见改变,其声随和煦惠风轻轻摇曳。
竹子因其高尚的节操为人所敬重,虚怀若谷的品质为世人所熟知。
凤凰以竹为食,来去之间展现出庄重的仪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景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开篇“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两句,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竹子在空气中摇曳的姿态,"清切"形容声音清脆,如同竹叶间的轻风;"紫庭"可能是指竹林中的光影变化,而"葳蕤"则描绘了竹枝之间错综复杂的情状。
接下来的“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两句,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进一步刻画竹子的美。"色无玄月变"表明竹子在月光下的颜色变化不大,保持着自己的本真,而"声有惠风吹"则是说竹叶间随风轻轻摇曳发出的声音,如同自然界中最柔和的乐曲。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品格高洁之人的赞赏。"高节"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而"虚心"则是说这种人以谦逊为怀,不居功自傲。这些品质在当时的社会中被普遍认同和尊重。
最后两句“凤皇佳可食,一去一来仪”可能是在比喻某种事物或情感,表达了一种期待或希望。"凤皇"在这里可能是指美好的事物,而"一去一来"则是说这种事物虽然难以长久,但每一次的到来都是值得庆幸和期待的。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高洁品德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