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为谁留,铛粥香䆉稏。
我亦怀秋江,波清鸿雁下。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岛可(dǎo kě)的意思:形容世界上最小的地方也能容得下人。
得力(dé lì)的意思:指得到有效的帮助或支持,能够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光怪(guāng guài)的意思:形容奇特、离奇、怪异。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幻化(huà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变幻、转化。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可不(kě bù)的意思:表示赞同或确认,相当于“是的”、“没错”。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无价(wú jià)的意思:没有价值,无法估量的珍贵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在前(zài qián)的意思:在前指的是在某个位置或者顺序上位于前面。
知得(zhī de)的意思:知道得很详细,了解得很透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的作品,名为《次韵酬求道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道人之间交流思想、共赏自然之美的情景。
"听君话匡庐,风月妙无价。" 这两句表达了对道人谈论的倾听和对大自然风月之美的赞叹,这里的“匡庐”指的是道教的修炼之地,象征着精神的高洁与超脱。诗人通过这两句话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向道归的意境。
"垆峰忽在前,俛仰疑幻化。" 这里描绘了一种山峦叠嶂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神秘与幻想之感。“俛仰”指的是仰望或俯视,这里的“疑幻化”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奇观时所产生的惊讶和敬畏之情。
"新诗未出袖,光怪炯如射。"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即兴赋诗的情景,“新诗未出袖”意味着诗思泉涌,而“光怪炯如射”则形容诗中意境的奇特和生动。
"悬知得力处,岛可不足跨。" 这里的“悬知”指的是心中的所悟,“得力处”则是说这种悟性给了诗人力量;而“岛可不足跨”则隐喻着诗人的志向远大,不满足于浅尝辄止。
"家山为谁留,铛粥香䆉稏。" 这两句中,“家山”指的是故乡的山川,而“为谁留”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铛粥香䆉稏”则描绘了一种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给人一种温馨和安逸的感觉。
"我亦怀秋江,波清鸿雁下。" 最后两句中,“秋江”给人以清冷寂寞之感,而“波清鸿雁下”则增添了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对道教修炼之地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无限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