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云(chuī yún)的意思:夸大或吹嘘事物的美好或优点。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来来(lái lái)的意思:形容事物频繁地来回出现或重复发生。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闻闻(wén wén)的意思:闻到一点声音或消息
闻见(wén jiàn)的意思:指听到或知道消息、传闻。
无法(wú fǎ)的意思:无法指无法做到、无法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云散(yún sàn)的意思:指云彩散开,天空放晴。也比喻事情的困难或疑虑消散,问题解决。
风吹云散(fēng chuī yún sàn)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消失或散去。
- 翻译
- 年末时分还在江湖漂泊,从此要在淮城过着孤寂的生活。
无论见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觉得无法把握,离去与归来又哪有什么深情。
不再像罗什那样依赖他人,只能独自买酒,像陶渊明一样寻求内心的宁静。
风儿吹散了云彩,各自东西,我也要回到钓鱼石边,重拾旧盟誓。
- 注释
- 岁晚:年末。
江湖:指社会或广阔的世界。
尚:还。
此行:这次行程。
从今:从此以后。
一钵:形容生活简朴,仅有一碗饭。
老淮城:指淮城的老地方。
闻闻见见:所见所闻。
元:本来。
无法:无法把握。
去去来来:不断地离去和回来。
岂有情:哪里会有深情。
肯复:愿意再。
餐针:比喻依赖他人。
效:效仿。
罗什:佛教高僧,这里借指依赖他人。
独能:只有我能。
沽酒:买酒。
渊明:陶渊明,隐士,以饮酒自乐著称。
风吹云散:形容事物分散。
南北:东西方向,这里指各自的方向。
归寻:返回寻找。
钓石盟:钓鱼石边的约定,可能指隐居生活的理想。
-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送高险崖一直翁二上人还扬州》。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颇具深意。
“岁晚江湖尚此行,从今一钵老淮城。”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末之际,自己依旧在江湖漂泊,而朋友则是一位年迈的僧侣,生活在淮水之滨的古城中。"一钵"象征着简单而自足的生活,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闻闻见见元无法,去去来来岂有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参悟和理解,以及对于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慨。"元无法"暗示了一种超越规则和束缚的境界,而"去去来来"则是对流动不息的人生变化的观察,"岂有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情感纠葛的豁然开朗。
“肯复餐针效罗什,独能沽酒致渊明。” 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高险崖的一种赞美。"餐针"和"效罗什"都是比喻,暗示朋友生活简朴而坚守自己的修行;"沽酒致渊明"则是形容朋友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能领悟到深远的智慧。
“风吹云散各南北,我亦归寻钓石盟。”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许。"风吹云散"象征着世事无常,而"我亦归寻钓石盟"则是诗人表达出对于某种承诺或誓言的回忆和向往,可能是指对朋友的不舍昼夜,也可能是对某种精神寄托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生活、佛法以及世事变迁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独到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罗少南黄叔化陪曹明府厓山吊古因泛舟观海分得水字
登临属素秋,厓山风日美。
茂宰肃精禋,招携集簪履。
生平吊古怀,览历从兹始。
清晨陟巘原,四望山烟紫。
两厓束怒涛,万籁鸣悲耳。
披薜问行朝,缘蹊观草市。
一后有遗陵,六师无故垒。
达彼死生关,悟兹兴亡理。
泛海帝图非,捐躯臣节是。
长松皆摧残,虚殿半夷圮。
感慨恨难平,凄凉泪欲洒。
移尊蜃海旁,击楫鲸波里。
人疑星汉游,舟以芥杯比。
未睹朝夕池,安知百川水。
回首尘虑消,壮游乃如此。
聊以步来章,卮言不盈纸。
清海楼霜夜闻笛
霜月满楼人独倚,商声寂历撩人耳。
谁家玉笛来清夜,海思云情一时起。
忆昔曾登冀北台,萧飒天风海上来。
胡沙万里黄云冷,边风四起鸿雁哀。
几度行人折杨柳,几处春声起落梅。
庾信楼中曾作赋,郭隗台前空暮埃。
朅来归卧溪边石,萍踪回首云泥隔。
卜居空愧杜陵人,草玄谁过杨雄宅。
千山飞雪岁将阑,万木含风气萧索。
郢曲遥传寡和篇,相逢况是知音客。
此夜关山月正明,此时闻笛不胜情。
砧杵千家捣寒素,玉宇无尘促漏声。
谁为此曲堪凄切,无乃气出与精列。
调急能令山鬼愁,韵转忽惊山石裂。
徘徊曲几几相思,搔首乾坤感鬓丝。
摇落九歌悲宋玉,凄凉三弄忆桓伊。
今古豪华多迫蹙,劝君且尽杯中醁。
何时横笛溯天风,醉卧潇湘烟雨渌。
《清海楼霜夜闻笛》【明·黎民衷】霜月满楼人独倚,商声寂历撩人耳。谁家玉笛来清夜,海思云情一时起。忆昔曾登冀北台,萧飒天风海上来。胡沙万里黄云冷,边风四起鸿雁哀。几度行人折杨柳,几处春声起落梅。庾信楼中曾作赋,郭隗台前空暮埃。朅来归卧溪边石,萍踪回首云泥隔。卜居空愧杜陵人,草玄谁过杨雄宅。千山飞雪岁将阑,万木含风气萧索。郢曲遥传寡和篇,相逢况是知音客。此夜关山月正明,此时闻笛不胜情。砧杵千家捣寒素,玉宇无尘促漏声。谁为此曲堪凄切,无乃气出与精列。调急能令山鬼愁,韵转忽惊山石裂。徘徊曲几几相思,搔首乾坤感鬓丝。摇落九歌悲宋玉,凄凉三弄忆桓伊。今古豪华多迫蹙,劝君且尽杯中醁。何时横笛溯天风,醉卧潇湘烟雨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9267c68e9b9f08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