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
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送惠雅上人西游》,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之情和对远行者离别之感。
"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 这两句写出了僧人的孤独旅程,没有特定的约会对象,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修行生活。
"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 作者常因远行而感慨,对高飞的鹤有所寄托,而禅思中的僧人也不会荒废诗意,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理解和赞美。
"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 这里写的是僧人望着云彩回到寺庙的景象,因为要去城中讲经,所以行动上略显迟缓。
"还想安居日,应当后夏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夏日安然居住,这是对僧人的善良祝福,也反映出诗人对僧人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淡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僧人行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意和友好的送别之情。
梅黄金重,雨细丝轻,园林雾烟如织。
殿阁风微,帘外燕喧莺寂。
池塘彩鸳戏水,雾荷翻、千点珠滴。
闲昼永,称潇湘竿叟,烂柯仙客。
日午槐阴低转,茶瓯罢、清风顿生双腋。
碾玉盘深,朱李静沈寒碧。
朋侪闲歌白雪,卸巾纱、樽俎狼藉。
有皓月、照黄昏,眠又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