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胭脂意自红,谁能致讶与梅同。
- 鉴赏
此诗以管道升所绘之水墨杏花为题,描绘了一幅淡雅脱俗的画面。诗人通过“不著胭脂意自红”一句,巧妙地将杏花的自然之美与不加修饰的纯净相融合,暗示了画家在创作时的高超技艺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接着,“谁能致讶与梅同”则表达了对杏花独特魅力的赞叹,它虽与梅花并列,却能独树一帜,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
“虽无香气饶神韵”进一步强调了杏花的内在气质,虽然没有梅花那般浓郁的香气,但其独特的神韵和风骨却足以令人倾倒。最后,“津逮依然林下风”一句,将杏花置于自然之中,仿佛是林间清风的化身,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超凡脱俗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水墨杏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艺术技巧,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昭君叹
汉朝远人来入使,当时公卿短奇计。
紫清殿内一朵花,狂风妒春吹落地。
命堕穷阴鬼为侣,回首玉皇紫清里。
旧愁新愁东海深,黄鹂舌破伤春事。
江南绝色天下誇,元贼尽虏归胡沙。
或以嫁之鬻伪爵,于飞马背行天涯。
年深乐与生子女,情热比翼忘咨嗟。
果知礼义不忍去,亦有一死魂还家。
德祐百官人稷契,腹饱理学纵横说。
尚弃君父从背叛,乃教妻妾学贞烈。
男儿或老不晓事,女子正少欲守节。
天生至性教不得,时危罕见人中杰。
能尽妇道能诲儿,王陵之母王凝妻。
世间妇人谁及之,空恨昭君上马时。
颜色日老单于死,万里魂归身不归。
广寒嫦娥今尘土,应见青冢双泪垂。
《昭君叹》【宋·郑思肖】汉朝远人来入使,当时公卿短奇计。紫清殿内一朵花,狂风妒春吹落地。命堕穷阴鬼为侣,回首玉皇紫清里。旧愁新愁东海深,黄鹂舌破伤春事。江南绝色天下誇,元贼尽虏归胡沙。或以嫁之鬻伪爵,于飞马背行天涯。年深乐与生子女,情热比翼忘咨嗟。果知礼义不忍去,亦有一死魂还家。德祐百官人稷契,腹饱理学纵横说。尚弃君父从背叛,乃教妻妾学贞烈。男儿或老不晓事,女子正少欲守节。天生至性教不得,时危罕见人中杰。能尽妇道能诲儿,王陵之母王凝妻。世间妇人谁及之,空恨昭君上马时。颜色日老单于死,万里魂归身不归。广寒嫦娥今尘土,应见青冢双泪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5067c6c8ffc889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