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家弟所赋》
《次韵家弟所赋》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曹刘方驾优为,不废东郊坐保釐。

投蚓问公逢老手联珠及我愧连枝

定知来者三叹,共了流年费几诗。

瘀絮车斜敢将去,乐天那畏一微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jiāsuǒ
sòng / chén

cáoliúfāngjiàxìnyōuwèifèidōngjiāozuòbǎo

tóuyǐnwèngōngfénglǎoshǒuliánzhūkuìliánzhī

dìngzhīláizhěqīngsāntàngòngleliúniánfèishī

chēxiégǎnjiāngtiānwèiwēiz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曹刘(cáo liú)的意思:曹刘是指曹操和刘备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成语“曹刘”常用来表示两个人或团体之间的对立或敌对关系。

东郊(dōng jiāo)的意思:指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远离世俗、清心寡欲。

方驾(fāng jià)的意思:指正好、刚巧、恰好。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老手(lǎo shǒu)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人。

乐天(lè tiān)的意思:形容人心态开朗,乐观向上,不为外界困扰所动。

联珠(lián zhū)的意思:指多颗珠子串在一起,形成一串有序的珠子。

连枝(lián zhī)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

流年(liú nián)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优为(yōu wéi)的意思:指某一事物或个体在某方面具有卓越的表现或优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次韵家弟所赋》,通过对兄弟间才情交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弟弟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首句“曹刘方驾信优为”借用三国时期曹植与刘桢的才情并举,比喻兄弟俩在文学上的才华出众。"不废东郊坐保釐"则暗示他们即使身处日常事务中,也不忘文学创作,保持对艺术的追求。

"投蚓问公逢老手"描绘了一幅兄弟间互相切磋诗艺的场景,"联珠及我愧连枝"则表达了诗人自谦之意,认为自己的作品与弟弟相比略逊一筹。"定知来者倾三叹"预想后人读到他们的诗作会为之赞叹,"共了流年费几诗"感慨岁月匆匆,诗歌成为了他们共同度过时光的方式。

最后两句"瘀絮车斜敢将去,乐天那畏一微之",以轻松诙谐的口吻表达出诗人对于创作的执着,即使面对生活琐碎,也敢于追求艺术,不畏微小。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兄弟间的文学互动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入九仙观访黄未轩读丁郡守所寄诗次韵二首·其二

十年不听禁钟声,坐对南山野趣生。

有道也知当世重,无官应觉此身轻。

石台晚啸云归树,仙观夜吟月过城。

文物传中劳去取,几人笔下可全名。

(0)

挽方柳东先生

柳东深巷草堂扃,一旦乡邦失典刑。

铁砚磨云秋注礼,牙签翻雨夜传经。

鼎龙化去湖空白,岐凤不来山独青。

乡社年年荐蘋藻,可令清渭杂长泾。

(0)

玉台除夜

闽路此时驿,越王前日台。

岁从今夜尽,人自故乡来。

万里程初试,百年节自催。

东皇漏消息,春意到庭梅。

(0)

送杨志仁宪副谪长沙通判

文懿家声却有光,喜从郊野见孤凰。

许身价抵千金重,爱国心随万里长。

九辩赋存堪侑席,贰车官好胜监仓。

当今圣主恩如海,刻日鸣珂入建章。

(0)

西涯学士再和东坡雪韵邀予同作四章·其四

霏霏乘曙及昏鸦,河上冰坚欲度车。

几处疲癃愁乞米,满城儿女笑团花。

踵门共喜来双士,郢曲新闻得数家。

起答故人挥冻笔,印泥鸿爪任交叉。

(0)

题临川曹庭瑞爱兰卷·其一

口谈禄命似君平,相见无劳问姓名。

手弄国香诗满把,已应人识爱兰生。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