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彷髴(páng fèi)的意思: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事物或情况不明确或不清楚。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画家(huà jiā)的意思:在作品的关键部分做点睛之笔,使之更加生动有力。
积素(jī sù)的意思:积累基础素材或修养
荆关(jīng guān)的意思:指荆州和关中之间的边境地区,也泛指边塞之地。
设问(shè wèn)的意思:设立问题,提出疑问。
谁氏(shuí shì)的意思:指不知名的人,泛指任何人。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水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首句“寒林古木翠微间”,以“寒”字点明季节,营造出冬日的冷冽氛围;“古木翠微间”则勾勒出一片苍翠的树林,虽是冬季,却依然生机勃勃。次句“积素依稀皴远山”,“积素”指雪的累积,表现出山峦在雪覆盖下的朦胧美;“皴远山”则是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技法,描绘远处山峰的轮廓,既表现了山的高远,也体现了画家的技巧。
后两句“设问画家应谁氏,所披彷髴似荆关。”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画家身份的猜测和对其作品风格的赞美。这里提到的“荆关”指的是五代时期的两位著名画家荆浩和关仝,他们以描绘雄浑壮丽的山水著称,诗中将画家的作品与他们的风格相比较,暗示了画家技艺的高超和作品的非凡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冬日山水的美景,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游侍郎七十九
炎凉薄流光,荣悴猾生理。
芳荃化为茅,嘉橘变成枳。
谁知古大椿,霜雪自薿薿。
立身既千仞,骛阴殆百里。
宜哉富春秋,万物听独止。
先生一灵椿,耸壑屹山峙。
纳湖溉其根,后溪拥其址。
平生学问力,顿在名节里。
甘泉讵弗贵,东山不为起。
以身蹈高洁,为世律贪鄙。
坐令夸夺辈,疾走掩两耳。
乃知公进退,均为国凭恃。
恭为陛下圣,雅欲致园绮。
黄金已九环,丹诏行一纸。
公心岂轻重,上意实注委。
嘉平报初度,吉音随燕喜。
耆英七十九,彷佛富公是。
行归磻溪载,更咏淇奥美。
方觉岁寒姿,不随世变靡。
锦溪入霞觞,城山揖燕几。
祝公如大椿,明堂栋千祀。
《寿游侍郎七十九》【宋·王九万】炎凉薄流光,荣悴猾生理。芳荃化为茅,嘉橘变成枳。谁知古大椿,霜雪自薿薿。立身既千仞,骛阴殆百里。宜哉富春秋,万物听独止。先生一灵椿,耸壑屹山峙。纳湖溉其根,后溪拥其址。平生学问力,顿在名节里。甘泉讵弗贵,东山不为起。以身蹈高洁,为世律贪鄙。坐令夸夺辈,疾走掩两耳。乃知公进退,均为国凭恃。恭为陛下圣,雅欲致园绮。黄金已九环,丹诏行一纸。公心岂轻重,上意实注委。嘉平报初度,吉音随燕喜。耆英七十九,彷佛富公是。行归磻溪载,更咏淇奥美。方觉岁寒姿,不随世变靡。锦溪入霞觞,城山揖燕几。祝公如大椿,明堂栋千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067c71e2c197d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