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合涧桥步月》
《合涧桥步月》全文
清 / 史夔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门闭乱山高,月出万象杳。

揽衣步岩际,俯视木杪

霜黄树色暗,地白人影小。

光远蒙蒙,巢鹤近了了

猿啼晚更急,虎迹寒觉少。

还归冷泉亭,会待山月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人(bái rén)的意思:指文字清晰、明确,没有歧义。

俯视(fǔ shì)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以高人姿态看待或傲视他人。

光远(guāng yuǎn)的意思:光明的前途,远大的前程

还归(hái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揽衣(lǎn yī)的意思:指抓住衣服,表示抓住、掌握住某物或某种情况。

了了(liǎo liǎo)的意思:了解得很清楚,非常明白。

冷泉(lěng quán)的意思:指清凉宜人的泉水,比喻心境平和、冷静。

蒙蒙(mé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烟雾等稠密而模糊的样子。

木杪(mù miǎo)的意思:木杪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树木的顶端或山林的深处。在引申意义上,木杪也表示事物或人物的最高点或最深处。

人影(rén yǐng)的意思:人的身影或形象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史夔的《合涧桥步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月夜景象。首句“门闭乱山高”展现了环境的偏远与险峻,暗示诗人独自在深山之中。随着月亮升起,“月出万象杳”,万物笼罩在朦胧的月色之下,显得幽深而寂静。

“揽衣步岩际,俯视群木杪”两句,诗人披衣而出,漫步于岩石之间,向下望去,只见树木梢头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接下来,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霜黄树色暗,地白人影小”,秋霜使树色微黄,地面映照着皎洁月光,人的影子显得格外渺小,反映出夜晚的寂静和空旷。

远处的湖面,“湖光远蒙蒙”,被月色笼罩得模糊不清,而近处的巢鹤则清晰可辨,“巢鹤近了了”,动静结合,更显月夜的生动。猿猴的啼声在夜晚显得尤为急促,“猿啼晚更急”,而虎的踪迹因寒冷而稀少,更添了几分荒凉。

最后,诗人决定返回冷泉亭,期待着山月破晓的时刻。“还归冷泉亭,会待山月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黎明的期待,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山景,通过动静结合、远近交错的手法,营造出一种空灵、寂寥而又富有生机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史夔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双鸾怨.和毛稚黄先生韵

春漠漠。任晚风、吹乱云鬟,慵去梳掠。

倚着阑干无一语,红日看看欲落。

恰早有、月窥帘幕。才听杜鹃啼过,隔墙又动弦索。

红酥冷了,更重温、谁同酌。虚弱浑瘦削。

惜娇波血泪,丝丝都凝床角。

不合当初曾咏絮,今日似伊飘泊。

又何怪、柔条难托。一日千头万绪,难将旧恨忘却。

待笺心事问天公,如何着。

(0)

浪淘沙·其二

才得话绸缪。又说离愁。匆匆携手下红楼。

眼底泪珠都滴尽,莫唱伊州。兰桨逐东流。

帆影悠悠。江花江草见凝眸。

最是无情风与水,惯送行舟。

(0)

昼夜乐.夏思

别来不道流华换。火云飞、南风扇。

抛他水阁幽欢,博得炎途离怨。万水千山迢迢远。

难与你题诗罗扇。多少好风情,付异乡莺燕。

浮瓜沉李冰盘献。未同尝、怎生咽。

晚来试着轻衫,还是绿窗针线。墙外枣花黄纂纂。

更忆着、手中金钏。懒去揭纱橱,任斗横星乱。

(0)

点绛唇·其二忆情

忆昔芳时,花间曾绾同心结。飞飞蝴蝶。

细草轻烟抹。何事而今,楼迥人难接。愁千叠。

玉钗敲折。一枕残更月。

(0)

南乡子.闺晓

小婢弄香奁。宫饼笼中几个添。

细雨如尘人乍醒,纤纤。榆荚缒墙水半淹。

晓漏报琼签。鹦鹉惊寒促下帘。

愁锁眉峰慵对镜,厌厌。空说吴娘笑是盐。

(0)

王孟端枯木竹石·其一

九龙山人已仙去,空有灵迹留人间。

到处若无鬼神护,云气何以时往还。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