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班荆(bān jī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学识渊博。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端午(duān wǔ)的意思: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为龙舟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
盍簪(hé zā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了一般人,不应该局限于某个小圈子,而应该广泛地展示给大家。
红叶(hóng yè)的意思:指秋天枫叶变红,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后会(hòu huì)的意思:表示分别时不确定何时再见面,也可用于表示关系疏远,不再联系。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落帽(luò mào)的意思:指被人揭发或拆穿,使原本隐秘或欺骗的事情暴露出来。
僻径(pì jìng)的意思:指迂回曲折、不直接的方法或途径。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应待(yìng dài)的意思:应该等待或者应该等候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 鉴赏
这首明代饶相所作的《重九日吴邑侯招游天印山》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重阳佳节再次相聚,共同游览天印山的场景。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端午印山曾共饮,重阳佳节又登临”,开篇即点明了两次相聚的地点——天印山,并通过“曾共饮”和“又登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颔联“苍苔白石寒潭静,红叶黄花僻径深”,描绘了天印山的自然风光。苍苔覆盖的石头、寒潭的宁静、红叶与黄花点缀的僻径,构成了一幅色彩丰富、充满生机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颈联“落帽从教秋色冷,班荆应待月华侵”,进一步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诗人以“落帽”自喻,表示即使面对寒冷的秋色也不减兴致;“班荆”则暗示了聚会的欢乐氛围,期待着月光的照耀,增添聚会的浪漫与温馨。
尾联“不须细把茱萸看,后会还同旧盍簪”,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诗人认为无需过分关注眼前的茱萸,因为未来的相聚将如同往常一样,充满欢笑与友谊。这一句既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相聚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和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严风吹霜海草彫,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
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胡无人,汉道昌。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朝回与王鍊师游南山下
蔼蔼春景馀,峨峨夏云初。
躞蹀退朝骑,飘飖随风裾。
晨从四丞相,入拜白玉除。
暮与一道士,出寻青溪居。
吏隐本齐致,朝野孰云殊。
道在有中适,机忘无外虞。
但愧烟霄上,鸾凤为吾徒。
又惭云林间,鸥鹤不我疏。
坐倾数杯酒,卧枕一卷书。
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
以此送日月,问师为何如。
不出门
弥月不出门,永日无来宾。
食饱更拂床,睡觉一嚬伸。
轻箑白鸟羽,新簟青箭筠。
方寸方丈室,空然两无尘。
披衣腰不带,散发头不巾。
袒跣北窗下,葛天之遗民。
一日亦自足,况得以终身。
不知天壤内,目我为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