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散 步 西 园 宋 /张 耒 岁 晚 伤 局 促 ,散 怀 唯 小 园 。鸣 禽 下 荒 寂 ,孤 木 倚 高 寒 。闰 月 长 蔬 甲 ,清 霜 瘦 竹 竿 。荆 人 重 鲜 食 ,怪 我 厌 鱼 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蔬(cháng shū)的意思:指植物生长茂盛,形容事物蓬勃发展、兴旺繁荣。
高寒(gāo hán)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严寒,也可用来形容心情或气候寒冷的状态。
孤木(gū mù)的意思:指孤立无助的个体,没有依靠或支持。
荒寂(huāng jì)的意思:荒凉而寂静,形容景象冷落、无人烟、寂寞无比。
荆人(jīng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狡诈狠毒的人。
局促(jú cù)的意思:指空间狭小,使人感到不舒适或不自在。
鸣禽(míng qín)的意思:指鸟类在清晨或黄昏时发出的鸣叫声。
闰月(rùn yuè)的意思:闰月是指农历中的一个特殊月份,即在一年中插入的一个额外的月份,通常用来调整农历与阳历之间的差异。
散怀(sàn huái)的意思:放下心中的忧虑、烦恼,心情舒畅。
蔬甲(shū jiǎ)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比喻不通世故、纯朴的人。
鲜食(xiān shí)的意思:指新鲜的食物。
竹竿(zhú gān)的意思:指人身材高瘦,像竹竿一样纤细。
- 注释
- 岁晚:年末。
伤:感伤。
局促:生活狭隘。
散怀:舒展情怀。
小园:小型花园。
鸣禽:鸣叫的鸟儿。
荒寂:荒凉寂静。
孤木:孤独的树木。
高寒:严寒。
闰月:有闰的月份,指比平常多一个月的月份。
蔬甲:蔬菜的新芽。
清霜:寒冷的霜冻。
瘦竹竿:清瘦的竹子。
荆人:荆地的人,可能指某个地方的人。
重鲜食:珍视新鲜食物。
怪:诧异。
厌鱼餐:对鱼肉感到厌倦。
- 翻译
- 年末时分感伤于生活的局促,只有小园能舒展情怀。
鸟儿在荒凉寂静中落下,孤独的树木挺立在严寒之中。
闰月延长了蔬菜的生长周期,清冷的霜冻使竹竿更加清瘦。
荆地的人们珍视新鲜食物,诧异我为何对鱼肉感到厌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小园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岁晚伤局促,散怀唯小园。”这里,“岁晚”指年终岁末,常令人感到时光飞逝、事业未遂之感。"伤局促"则是说诗人对狭窄封闭的空间感到悲哀,而“散怀唯小园”表明诗人在自己的小园中寻找到了心灵的安顿。
“鸣禽下荒寂,孤木倚高寒。”这两句通过描写鸟儿归巢于荒凉寂静之地和孤独的树木依傍着高寒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
“闰月长蔬甲,清霜瘦竹竿。”“闰月”是指农历中多出来的一个月份,也就是所谓的“闰月”,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漫长和缓慢。"长蔬甲"则是说植物生长得很茂密,而“清霜瘦竹竿”则描绘了清晨霜冻下竹子显得更加单薄和脆弱。
“荆人重鲜食,怪我厌鱼餐。”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生活观念与常人不同。"荆人"指的是田园生活的人们,他们珍视新鲜的食物;而诗人自己却对平日所食用之鱼感到厌倦,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饮食习惯的超然。
总体来说,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隐逸自适的情怀。通过田园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田园诗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题王孟端春流出峡图·其二
满屋春流讶眼开,丹青彷佛见章台。
晓经神女和云度,寒尽天山带雪来。
合势两涯谁辨马,潜行一线仅胜杯。
戏暖鱼龙恰不夜,漱川花竹总无埃。
沿洄欲问幽人住,险绝堪矜蹈水才。
荆巫信有四时雨,滟滪全销一点苔。
祠识黄牛多古木,城迷白帝半荒莱。
吾生本是东吴客,万里西游亦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