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初夏,雨中诵“不知春去几多时,纱窗几点黄梅雨”之句,用赋十四首·其七》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帘(chuí lián)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将帘幕垂下,表示退位或辞职。
赋诗(fù shī)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和雨(hé yǔ)的意思:指和睦相处,和谐相伴的境地。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丝竹(sī zhú)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
陶写(táo xiě)的意思:指用陶器或瓷器写字,形容文采翩翩,字迹清秀。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盐城雨中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正是桑榆陶写时”,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着夕阳西下,诗人正置身于自然之中,寻找灵感。接着,“客中丝竹愧羲之”一句,以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为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却因没有音乐相伴而感到遗憾的心情。
“淮南四月风和雨,尽日垂帘独赋诗”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中景色的宁静与和谐。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窗外的细雨和和煦的春风,沉浸于创作之中。这里的“垂帘”不仅指实际的窗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隔绝与专注,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独白,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追求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