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拨遣(bō qiǎn)的意思:指派、调动人员或安排工作的意思。
不办(bù bàn)的意思:不做、不办、不处理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大字(dà zì)的意思:形容字迹大而工整,也可指人的字迹大而工整。
堤防(dī fáng)的意思:指防止水流冲毁的河道或水库的建筑物,也用于比喻防范和抵御外来的侵害。
防老(fáng lǎo)的意思:防止老化、保持年轻
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心灵或思维的宝地,也比喻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瞑坐(míng zuò)的意思:闭上眼睛坐着冥想或修行。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如初(rú chū)的意思:如同初次一样,像刚开始一样纯洁无暇。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壮心(zhuàng xīn)的意思:指雄心壮志,意志坚定,有远大抱负和决心。
字书(zì shū)的意思:指字典或者字典类书籍。
- 注释
- 少年:指年轻的时期。
堤防:比喻社会经验或防备之心。
坡翁:指苏轼,号东坡居士。
大字书:指书法艺术。
壮心:坚定的志向。
耽:沉迷,深深喜爱。
万卷:形容书籍众多。
昏目:视力衰退。
三馀:指闲暇时间,古人称冬日雪夜、夏日树荫和夜晚为读书的‘三余’。
中宵:半夜。
交淡:交往简单,关系不复杂。
俗轨:世俗的规矩或常规。
疏:疏远,不亲近。
瞑坐:静坐,闭目思考。
诗拨遣:借诗来排解心情。
灵台:古人认为心为精神之所在,此处指心灵。
炯如初:明亮如初,形容心灵依旧清澈。
- 翻译
- 年轻时不懂世故,不学坡翁的大字书法。
仍有壮志,沉溺于阅读万卷书,却无奈视力衰退,无法充分利用业余时间。
晚睡只为避免半夜醒来,交往简单,不拘泥于世俗礼节。
独自坐着随意翻阅诗书以排遣时光,心灵依旧明亮如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书房生活和内心世界。开篇“少年未识堤防老,不办坡翁大字书”两句,表达了年轻时对学问的无知和不屑,以及现在已经年迈却仍然没有停止学习的决心。"犹有壮心耽万卷,其如昏目负三馀"则是说尽管身体已老,但精神依旧强健,愿意沉浸在浩瀚书海中,就像眼睛虽然看不清楚了,却仍然背负着重重的书籍。
“睡迟祇怕中宵觉,交淡从教俗轨疏”两句,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平静和对世事的超脱。虽说夜深人静时分才入睡,但并不担心,因为他已经达观于物外,不再为世俗之事所牵绊。
“瞑坐漫搜诗拨遣,灵台一片炯如初”则是表达了诗人晚年依然热爱文学,对于诗词的创作仍旧全神贯注。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但心灵世界却依旧光明洁净,如同当年的那般纯净和清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书房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不畏年老、依然热爱学习和文学创作的精神面貌,以及他超脱世俗、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光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其十
乔松列万行,知是谁人墓。
龟趺表山冈,石马夹山路。
潺潺瀑水秋,萧萧白杨暮。
苍黄愁杀人,何物能超寤。
人命极危脆,不殊花上露。
秦皇死则已,规与山河固。
一朝祸事发,所掘无尺度。
想见冥漠中,自叹平生误。
遗臭千万年,至今污尺素。
迟明出都谢雪龙门佛祠途中复遇雪
路阔三条陌,云低九鼎门。
铙风催骑响,裘霰减貂温。
谷晓天花乱,林空苑絮繁。
周麰农意切,一一愿流根。
左散骑常侍东海徐公
徐公真丈夫,不独文章伯。
江南兵未解,主忧臣惨戚。
公愿纾其难,苦求使上国。
庶获一言伸,少息苞茅责。
其君惊且叹,执手涕沾臆。
谓言知尔晚,何此忠义激。
天子叱在殿,诮让雷霆赫。
公亦从容对,曾不渝神色。
仁者必有勇,斯亦古遗直。
书大略其小,我有春秋癖。
所以此诗中,不言公翰墨。
庶警事君心,勉旃希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