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东村卧病·其五》
《夏日东村卧病·其五》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未同疏雨至,勿剪夏云繁。

片华樽前出,双流树杪翻。

红颜上国白眼入中原。

慢世吾何敢,风尘避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眼(bái yǎn)的意思:用眼神表示不满、轻视或嘲笑

避喧(bì xuān)的意思:避开喧嚣和嘈杂的环境,寻求宁静和安宁。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红颜(hóng yán)的意思:红颜指的是美丽的女子。

慢世(màn shì)的意思:慢世是指对时代的变化感到不适应或不满意,对现实社会抱有厌倦情绪。

入中(rù zhōng)的意思:进入中央,指得到重要的职位或地位。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树杪(shù miǎo)的意思:指树木的尽头,比喻事物或人到了最后阶段或极限。

双流(shuāng liú)的意思:指事物同时流传、并存的现象。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东村卧病之人的内心世界与所见景象。首句“未同疏雨至,勿剪夏云繁”以疏雨未至、夏云繁盛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压抑的氛围。接下来,“片华樽前出,双流树杪翻”两句,通过花儿在酒樽前绽放、水流在树梢间翻腾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红颜辞上国,白眼入中原”两句,运用了红颜与白眼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偏远乡村的向往。红颜象征着都市的繁华与美好,而白眼则代表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疏离感和无奈。最后,“慢世吾何敢,风尘且避喧”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不敢放纵于世俗,只是暂时躲避尘世喧嚣的心境,透露出一种超脱与无奈并存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夏日泰州光孝禅房柬王子慎方允治·其二

鸣磬海楼东,栖禅亦此中。

伏牛千古事,驱马众人同。

过郢歌谁和,游齐瑟自工。

所期飞锡去,从尔御泠风。

(0)

立春后二日雪

飒飒海云残,星沉万户寒。

春从前日至,雪向此宵看。

发短簪偏冷,囊空酒易乾。

洛阳宾客地,且得卧袁安。

(0)

送胡宪使伯贤赴滇中六首·其四

岛夷曾畏伏波军,久见边尘断吐蕃。

白日烟消西洱海,青天云捲雪山门。

(0)

题董体仁玉几山房

斋居玉几侧,秋草下帷青。

弟子谁都讲,来传董氏经。

(0)

寄李于鳞·其一

屏居犹在列仙乡,十二楼台蜃雾旁。

客自函关占紫气,世从鲁甸识灵光。

窗前海近弹琴润,岳顶云来散帙凉。

难向此中歌白雪,相将看日到扶桑。

(0)

十六夜同黎秘书吴侍御梁舍人集梦芝馆听管山人作吴歌

千家明月照帘栊,高咏凉天散步同。

木叶自能飞洛下,秋声先已满云中。

银河影落词臣酒,玉兔光摇御史骢。

醉后忽闻歌子夜,禁城钟鼓思何穷。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