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乾隆九年十月重葺翰林院落成车驾临幸锡宴送大学士掌院事鄂尔泰张廷玉进署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字为韵赋东字音字二首敕诸臣各分一字赋诗·其二》
《乾隆九年十月重葺翰林院落成车驾临幸锡宴送大学士掌院事鄂尔泰张廷玉进署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字为韵赋东字音字二首敕诸臣各分一字赋诗·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木天翠辇鸳侣华簪

广学心常切,因文道可寻。

汾阴岂昔,来泮水犹今。

乐于焉盛,觥罍取次斟。

诗惭得珍字,辞喜献官箴

返辔重城暮,犹闻歌诵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辇(cuì niǎn)的意思:指皇帝乘坐的翠色华贵的马车。

返辔(fǎn pèi)的意思:指回头,改变方向。

汾阴(fén yīn)的意思:指忧虑、忧愁、沉闷的心情。

歌诵(gē sòng)的意思:指歌唱和吟诵,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官箴(guān zhēn)的意思:官箴是指官员的箴言,也就是对官员的教诲和规劝。

横汾(héng f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傲慢、自负的态度或举止。

华簪(huá zān)的意思:指华丽的头饰,比喻虚有其表的外在装饰。

乐于(lè yú)的意思:愿意帮助他人,乐意伸出援助之手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木天(mù t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善良、纯真无邪,不懂世事的样子。

泮水(pàn shuǐ)的意思:指大量的水流淌或涌动。

取次(qǔ cì)的意思:取次指的是频繁地接连做事,形容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天临(tiān lín)的意思:形容天空阴沉,即将下雨。

文道(wén dào)的意思:指人文道德的高尚品质和修养。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鸳侣(yuān lǚ)的意思:形容夫妻恩爱、情感深厚的一对夫妻。

重城(zhòng chéng)的意思:指城墙高大坚固,难以攻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乾隆九年秋季,皇帝弘历重修翰林院并亲临视察的盛况。首联"木天临翠辇,鸳侣集华簪"以生动的意象展现皇家仪仗的庄重与文人学者的聚集,犹如鸳鸯群集华丽的冠冕,气氛典雅。"广学心常切,因文道可寻"表达了对学问的热忱和对文道的追求,体现出朝廷对学术的重视。

"横汾阴岂昔,来泮水犹今"暗指昔日帝王行踪,如今翰林院依然延续着教育和文化的传承,强调历史的延续性。"礼乐于焉盛,觥罍取次斟"则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礼仪音乐繁盛,酒杯交错,显示出皇家的豪奢与文人的欢聚。

"诗惭得珍字,辞喜献官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参与这样的盛会感到荣幸,同时又以献诗的方式表达对官员的规劝和建议。最后,"返辔重城暮,犹闻歌诵音"以傍晚归程中仍能听到吟诵之声结尾,留下余音绕梁之感,体现了文化氛围的浓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家翰林院的景象,既展现了皇家气象,也寓含了对学术与文化的尊崇,体现了弘历皇帝的文化修养和对文教的重视。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苏幕遮·其二次上若韵

小桃慵,垂柳细。检点斜阳,正在销魂际。

比翼在天花并蒂。谎现天台,误中刘郎计。

日空长,春忒易。小玉无愁,不解将人替。

裙褶无多还更系。锦瑟松时,认得相思意。

(0)

行香子·其一自题小象

乌帽华颠,酒眼诗肩。这形容、不称貂蝉。

何须计较,且自随缘。去登弁岭,过霅水,泛苕川。

平生放宕,都无系恋。只难忘、红袖风前。

春来结伴,谁与流连。且同侠少,寻醉叟,学顽仙。

(0)

相见欢·其二吴兴感事

西风落日登台,眼重开。无数绕城山色送青来。

古今事,吴越地,几雄才。一片项王马埒乱云堆。

(0)

满江红·其四生日自题小影

甚矣吾衰,谁画出、秋风蒲柳。

须信道、相君之面,不过村叟。

车盖鼓吹今梦觉,空山晏坐搔童首。

问何人、不着鵔鸃冠,惟君否。且避暑,频挥手。

谨谢客,休开口。只先生生日,归而谋妇。

半臂才更一斗面,百钱恰买三升酒。

对此君、烂醉仰天眠,看苍狗。

(0)

临江仙·其五旧院

十四楼前歌舞地,珠帘画障神仙。

月明花底弄红弦。无双桃叶曲,最小莫愁年。

战鼓催残金粉尽,空寻坠舄遗钿。

香销南国忆婵娟。东风芳草绿,裙带我犹怜。

(0)

望江南·其八乡思

休虚度,寒食草青青。

荇叶桥边沽酒路,秋千影里卖花声。金弹打流莺。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