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其二》
《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其二》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北风投晓雄豪,椎鼓车帆十丈高。

枕底洞庭百里,卧听天乐响丛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鼓车(gǔ chē)的意思:指心情愉快、充满干劲。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天乐(tiān lè)的意思:形容天地万物和谐安乐,充满喜悦的景象。

投晓(tóu xiǎo)的意思:投晓指在黎明时分投掷石块或物品,意为迎接新的一天,表示积极向上地迎接新的挑战。

雄豪(xióng háo)的意思:形容男子英勇豪迈、气概雄壮。

椎鼓(chuí gǔ)的意思:指积极主动地去做事情,不怕困难和挑战。

注释
北风:清晨的寒风。
投晓:拂晓时分。
渐:逐渐。
雄豪:威猛、豪放。
椎鼓:敲击大鼓。
车帆:船帆。
十丈:十分高。
枕底:在枕头下。
洞庭:湖名,指洞庭湖。
三百里:形容湖面广阔。
卧听:躺着聆听。
天乐:自然界的音乐,如风声、水声等。
响丛嘈:声音嘈杂,众多声音混杂。
翻译
清晨的北风吹来,越来越强劲,如同豪杰般威猛。
巨大的鼓声和船帆高高扬起,足有十丈之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北风凛凛,气势磅礴,椎鼓与车帆在强劲的风中高高扬起,形象生动。接着,诗人以“枕底洞庭三百里”描绘出一个宏大的空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胸襟和视野。而“卧听天乐响丛嘈”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似乎在强调通过音乐来体验自然之美,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整首诗语言豪放,意境辽阔,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个人情怀。通过对风、水、乐的声音和空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凡俗、与自然合一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上元夜看烟火有感·其二

放来烟火十三层,彻夜喧阗斗綵灯;

牵著老夫垂一泪,故园□炮正飞腾。

(0)

秋风曲

砑光舞罢群花死,一夕凉风生殿里;

吹来天地不平声,万古愁心都唤起。

茂陵词客擅风流,坐对商飙伤白头;

人间弱水三千里,天上明星十二楼。

楼高人远看不见,倏忽繁华去如箭;

赵女前宵换舞衣,班姬此夜悲团扇。

宠移爱夺总伤情,枕簟凄凉梦未成;

题来红叶千行字,拨得商弦第一声。

飘零几度伤捐弃,玉貌逢秋半憔悴;

陌上垂杨儿女怨,汉南枯树英雄泪。

英雄儿女去悠悠,一度秋来一度愁;

五更雨散黄牛峡,半夜寒生白鹭洲。

凄凄切切几倾耳,月落乌啼半江水;

凤凰楼上叫哀鸿,蟋蟀堂前飞燕子。

燕子哀鸿相背飞,肠断边城未寄衣;

北地关山征士笛,西方刀尺美人机。

天涯回首同摇落,骚客年年苦飘泊;

醉墨曾惊吐白凰,狂歌直欲碎黄鹤。

赋就秋声无限悲,可怜风雨恼人思;

鲈鱼蒪菜江南味,白发黄花九日诗。

唯有陶公独行乐,携杖自采东篱菊;

一杯在手万缘空,那管秋风破茅屋。

(0)

到鹿津观水陆清醮普度·其三

狼藉杯盘等布金,给孤园里肉成林。

不知一例谈功德,可有慈乌反哺心。

(0)

再叠前韵留别沧洲·其二

君如苏学士,我比释参寥。

旧雨春前树,归心剥后蕉。

乾坤双鬓老,湖海一身遥。

此去逢河叟,关门学纬萧。

(0)

羁恨二首·其二

孤竹羞周粟,余怀胡不然。

暂将吞炭恨,并作茹荼怜!

一匕分毡雪,三杯酌乳泉。

终当从辟谷,岂羡赤松仙!

(0)

北回示将吏

利钝宁能料,孤军又北回。

同仇计左矣,遗老思深哉!

破斧烝徒义,持筹参佐才。

古来忠孝事,天地每相哀!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